“影院不能只放那些给20岁左右年轻人看的喜闹剧。”昨天,著名导演谢飞出席了纪实电影《蓝风衣》在北京电影学院举行的新片发布会,一袭红衣的他在发言中反复呼吁,希望提倡电影市场的多元化,给主旋律影片一些空间。
“我之所以来参加《蓝风衣》的发布会,是因为我的母亲。”原来,谢飞的母亲、老红军王定国老人今年已经一百岁了,“她的家乡就是影片的拍摄地四川省营山县,那是一个很艰苦的地方,我母亲15岁给人家当童养媳,后来跑出来参加了红军,一直很关心自己的家乡。” 电影《蓝风衣》根据作家陈天忠撰写的报告文学《白衣丹心》改编,通过喀麦隆旅游摄影爱好者优克的视角,讲述了营山县村医侯方杰多年来为群众义诊送药、帮助贫困患者的真实故事。1940年,侯方杰出生于中医世家,14岁开始独立行医,2002年因出诊摔伤左腿致残。据不完全统计,从2007年组建党员义诊小组开始,侯方杰巡回营山53个乡镇,义诊7万多农村患者,送药下乡30881剂,价值36万多元,被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为“活菩萨”。 作为全国优秀乡村医生的侯方杰,在《蓝风衣》中首次走上银幕演自己。昨天,年过七旬的他穿着蓝风衣、拄着拐杖上台(右图),向观众讲述了自己首次触电的经历。“因为是演自己,所以我演得挺自然,没有压力。”侯老笑着说,“凡是拍我一个人的镜头,百分百都是一条过。” “自己演自己,这其实不是什么新鲜事儿。”谢飞回忆说,上世纪60年代国内曾经拍摄了一批这样的影片,当时称作“纪录性艺术片”,“比如上海女工《黄宝妹》、《三八河边》等影片,对我们年青一代影响非常大。纪实性的故事加上合理的艺术加工,这类影片当时非常受欢迎。”而如今,这样的主旋律电影显然已经不是市场的主流。对此,谢飞直言,电影市场不能只有给90后看的喜闹剧卖钱,应当更加多元化,“我听说,刚刚获得金鸡奖的《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卖出了5000万票房,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到的,但我相信好的主旋律电影,能找到一条适合的出路。” 25岁的青年导演连子告诉记者,整个《蓝风衣》的拍摄团队都非常年轻,他们在拍摄过程中也被侯方杰的故事深深震撼,“希望这部主旋律电影能让更多的人看到。”(记者 李俐 白继开) 来源:北京晚报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