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稻作文化起源地之一的河姆渡,不久前被強颱風『菲特』引發的洪水圍困一周之久。考古學家15日評估後認為,這一有7000年歷史的無價之寶現在安然無恙。
河姆渡文化區的多處歷史遺存正分布在這次暴雨和洪災嚴重的姚江兩岸,這些遺址具有具有高度發達的稻作文明遺存,完整呈現了原始社會母系氏族社會全貌。在大約5000年前,這一文明正是因為頻繁的水災最終走向湮滅。 『這次強颱風帶來了特大洪水,但萬幸的是,對文物本身沒有造成破壞。』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孫國平說。 田螺山遺址2003年開始發掘,占地面積1000平方米,發掘區有3米多深,地勢低於周圍的稻田,是目前正在開掘中的唯一一處遺址。其他遺址已經保護性回填。 記者在田螺山遺址開掘現場看到,地下水源源不斷地滲入考古大坑,整個遺址都泡在水裡。如果不是幾台水泵不停排水,三米多深的大坑早已被水淹沒。 儘管如此,考古工作並沒有停止,20多名工人仍在忙於篩檢沙石中有價值的遺存。 考古學家評估,暴雨和洪水僅對遺址帶來些微的損傷和工作上的難度。 專家介紹,洪水沒有讓遺址遭受滅頂之災的原因是,遺址在發掘之前,本身就在地下水位線以下,埋藏在水中,恰恰因為水隔絕了空氣,距今5500-7000年的大量稻穀、酸棗、橡子這些有機物才得以在今天重見天日。 『這種特殊的埋藏條件剛好保護了其中的有機物,讓我們得以了解古人類的衣食住行。』孫國平說,『我們開掘的時候,本來就要保證一定的水位,有時候還要人工澆水保證文物的濕度。』 事實上,河姆渡文化晚期經歷了持續幾百年的海平面上升過程,考古工作者已經發現了明顯的洪水沉積層,以及水災造成水稻絕收的證據。 考古學家說,這裡發掘的歷史遺存中可以看到許多先民與水災鬥爭的智慧,例如河姆渡的重要發現之一,打樁使住宅高於地面的干欄式建築方式,就是當時古人類為適應多雨低洼地帶而發明的,影響至今。不過這些努力最終還是沒有抵擋住史前特大洪水的入侵。 作為這次颱風受災最重的城市之一,餘姚70%為積水所困,連續多日斷水斷電、通信中斷,居民靠外界划船送水送乾糧度日,農作物則面臨大面積絕收。而河姆渡也在積水中成了一片孤島。 據了解,收藏諸多珍貴文物的河姆渡文化博物館地勢較高,儘管也被洪水所困,不過毫髮無損,12日已重新開放。 截至15日,隨着洪水緩慢退卻,遺址中的積水已恢復到正常水位。(記者馮源 韓傳號 夏亮) 來源:新華網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