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詩人顧城離世20年 好友公布其『最後遺言』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3-11-4 20:52| 發布者: 酒滿茶半| 查看: 1591| 評論: 0|來自: 成都商報

摘要: 核心提示    顧城   1956年9月24日生於北京,朦朧詩派的代表人物,被稱爲以一顆童心看世界的『童話詩人』,但在他充滿夢幻和童稚的詩中,卻溢著一股成年人的憂傷。顧城1962年開始寫詩,1987年應邀赴德國參 ...
核心提示 
  顧城
  1956年9月24日生於北京,朦朧詩派的代表人物,被稱爲以一顆童心看世界的『童話詩人』,但在他充滿夢幻和童稚的詩中,卻溢著一股成年人的憂傷。顧城1962年開始寫詩,1987年應邀赴德國參加明斯特『國際詩歌節』,隨後開始週遊西歐和北歐諸國,後定居紐西蘭,1993年10月8日在其紐西蘭寓所,因婚變殺死妻子謝燁後自殺。顧城和謝燁、英兒之間的情感糾葛也成爲議論的話題。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是顧城1979年寫於【一代人】中,他的詩是他留給世人最好的禮物,1993年他卻在紐西蘭的激流島上,與妻子謝燁以極端慘烈的方式告別了世界。20年了,如何解讀顧城?他的去世還有什麼隱藏的秘密?近日,成都商報記者獲悉,鳳凰網文化頻道即將推出紀念顧城等一代朦朧詩人的首部紀錄片【流亡的故城―――紀念顧城逝世二十周年】,試圖還原顧城以及那『一代人』,而編導呂美靜也向成都商報記者提前披露片中獨家採訪到了顧城生前最好的女性朋友文昕,『顧城去世前給文昕寄了6張照片,還附上給文昕寫的信,顧城已經意識到自己快要走了,就託付文昕爲他說明,屬於最後遺言了,這也是文昕第一次要拿出來公布。文昕說自己再不說,就沒有人知道真相。』 

  歷時兩月 試圖揭開顧城死亡之謎
  【流亡的故城】3分鐘預告片已提前發布,昨日,記者聯繫到鳳凰網文化頻道負責採訪和剪輯該紀錄片的編導呂美靜,她告訴記者,他們的拍攝工作剛剛結束。9月中旬就開始著手拍攝和採訪,紀錄片的首播時間11月中旬,初定15號左右。因爲紀錄片拍攝的素材共有30多個小時,需要精剪爲1個小時。
  呂美靜講述了他們的全程採訪過程以及期間獲得的寶貴資料,有珍貴的照片、手稿、錄音,他們採訪了顧城生前多位好友,包括詩人楊煉、芒克、西川、詩歌理論家謝冕、唐曉渡、小說家友友、攝影家肖全、策展人宋新郁,【顧城海外遺集】主編榮挺進等;10月8日,登陸紐西蘭激流島探訪顧城建造的第二個故鄉『小木屋』,並和顧城的姐姐顧鄉聊天。但因爲拍攝時間十分緊張,紐西蘭方面就聯繫了當地專業拍攝團隊。拍攝者也嘗試和警方溝通,試圖揭開顧城死亡之謎。
  另外,在北京,拍攝團隊一共探訪了北京三環以內四十處地方,還去了顧城曾經生活過和對他有重要影響的地方以及詩中提到的地方,例如上世紀80年代曾經舉辦詩會的地方:紫竹院,玉淵潭,圓明園等,還前往東四十四條,探訪了1978年芒克等人主辦的【今天】雜誌社老編輯部―――時隔35年,現在的小院已經變成公租房,物是人非。
  拍攝目的 還原一個相對真實的顧城
  紀錄片也有顧城朗誦詩歌的片段,這是顧城爲數不多的影像資料,只有一分鐘,他聲音純淨,『我是一個任性的孩子/也許我是被媽媽寵壞的孩子/我任性。』他抬著頭閉著眼睛,音調上揚,陶醉在自己的朗誦中:『我希望/每一個時刻/都像彩色蠟筆那樣美麗/我希望/能在心愛的白紙上畫畫。』朗誦的過程,顧城的語氣神態就像一個單純而敏感的孩子,他念念有詞的是自己內心世界的獨白。
  呂美靜稱,拍攝紀錄片其實是試圖在某種意義上還原一個相對真實的顧城和那『一代人』。至於採訪了眾多人的內容,呂美靜稱,在顧城的朋友中,詩人楊煉分析顧城去世原因,分享顧城在紐西蘭的私事,他認爲,一切都不光是情殺那樣簡單。
  攝影師肖全提供了多張顧城在成都參加詩會的照片。『有一張是顧城在生氣,謝燁在安慰他。』詩人西川則是從詩歌角度對比了海子的死和顧城的死,『流落他方,故城難離,成爲顧城終年之前的巨大困境。』
  值得一提的是,詩人芒克在家中翻出了顧城4張詩的手稿和兩幅畫。但芒克從來沒拿出來看,芒克自稱很久不願提起顧城,因爲顧城出事後,他曾經寫過一篇關於顧城的文章,但其姐姐顧鄉並不開心。這次他從一個舊箱子裡翻出顧城畫的兩幅畫,一幅是當年蹲在地上給芒克畫的魚,另外一張是鋼筆畫,畫的芒克。呂美靜說,這是首次曝光。
  顧城之殤 『文昕說自己再不說,就沒人知道真相』
  顧城的姐姐顧鄉不願面對媒體,就派了一個他們最信賴的朋友,也是顧城生前最好的女性朋友文昕出面接受採訪完成紀錄片,而這位文昕是顧城遺作【英兒】一書中的生活原型『曉南』,是英兒(李英)與顧謝悲劇的一位直接見證人。因爲『英兒』在1986年6月的一次『詩會』上認識了謝燁、顧城和文昕,曾由文昕帶著去顧城家聚會。顧城和謝燁原本是非常相愛的,後來英兒介入了他們的感情。20年來,有關顧城所謂謀殺動機和人格缺陷的猜測和評價無休止,呂美靜稱他們認爲應該多面解讀顧城之殤,於是他們找到文昕。
  期間傳出顧城的遺言,顯示是英兒離開顧城,顧城試圖留住謝燁,謝燁卻執意和一個叫大魚的德國朋友(也是中國人)給顧城出主意,讓顧城把英兒殺死,然後自殺。同時謝燁和大魚還幫顧城買兇器。1993年10月8日,顧城留下給父母的遺書,用斧頭砍倒謝燁,在樹上自縊身亡。
  呂美靜說,現在,英兒和丈夫劉湛秋居住在澳洲,日前丈夫病重。文昕身體不好,在北京一家醫院住院,顧城去世20年了,文昕沒有接受任何採訪。紀錄片中這算是唯一的獨家採訪。『顧城去世前給文昕寄了6張照片,還附上給文昕寫的信,顧城已經意識到自己快要走了,就託付文昕爲他說明,屬於最後遺言了,這也是文昕第一次要拿出來公布。文昕說自己再不說,就沒有人知道真相,20年前顧城被誤解得很嚴重。』文昕稱,顧城、謝燁、英兒三人關係到後來不穩定,文昕也曾經對謝燁心存埋怨,不完全因爲她後來『愛』了別人。文昕說英兒也曾隱瞞了對顧城的感情,但自己不好出來反駁,事情過去了這麼多年,她更加公正地看待三人,需要面對媒體了。
  『生死之託』 想爲顧城做一次辯護律師
  隨後,呂美靜向成都商報記者提供了他們採訪文昕的部分內容。文昕講述了一些往事,她說自己剛開始和謝燁的關係特別好,把顧城和謝燁作爲一個整體,並且非常仰慕顧城的精神世界,她當時如果要去見顧城,會先清整自己的精神,讓自己儘量地變得純潔、美好,然後去和顧城交流,這個時候她才覺得配得上去傾聽顧城的聲音。
  採訪中,她也提到了顧城給她的信件,『我覺得顧城給了我一份生死之託,我來替顧城說明這一切,其實就是想做一次顧城的辯護律師,我替顧城說清楚,就是他當時所面臨的兩個視爲珍寶的女性是個什麼情況,以及到最後他們面對的人和人之間最本質的非常撼人心魄的情感糾紛。』
  文昕承諾自己的評價絕對不會摻雜私人感情,她說,如果顧城沒有寄給她那四封信,她說不明白這件事,『我可以認定那是一份授權書。』文昕說,信內容根本不是寫給她本人的,裡面與她有關的事只有寥寥幾筆。文昕說,因爲顧城的這份授權,她要替他完成。爲此,1994年,文昕還寫了一本書【顧城絕命之謎】。
  至於顧城是否託付文昕向世人證實他和謝燁、英兒三人的關係,呂美靜稱顧城的信件涉及核心內容,暫時不便透露。
  顧城離開的20年,正是不少人丟失的純真時間
  □謝禮恆
  今年,顧城離開20年,如果顧城還活著,今年57歲。
  每個熱愛詩歌的文學青年,在上世紀80、90年代的雲煙與急躁里,對顧城的詩歌如沐春風。我曾在成都一些零散的詩歌朗誦會裡反覆看到這樣的場景:人到中年的成功男女,拿著顧城的詩集,像孩子一樣盯著其中天水一般的句子,誦讀,那是心靈的焦渴在新生活里的延續―――顧城離開的20年,正是不少人不經意間丟失的純真時間。
  又到了紀念顧城的季節,而那個一同殞命的女人,純情得清麗得讓詩人愛到骨頭裡的謝燁,人們又了解多少?是時候換一個視角,來看看謝燁是誰,儘管所有與她有關的記敘,都無法繞開童話般的顧城,甚至許多就來自顧城的自述―――無論中間另外的那個女人到底是誰,到底做了什麼,顧城和謝燁的生命已然熔鑄一體。
  在鳳凰網的採訪名單里,部分詩人和攝影家我也曾面對面採訪,他們提到的謝燁,都是『純淨』、『溫柔而倔強』,她被顧城要求不能打扮,不能戴耳環項鍊,甚至不能穿泳衣,對謝燁這個上海女孩來說,是痛苦的。但謝燁的才華和柔情又讓顧城深深迷戀,只是顧城太極致、太孤僻、太獨特,讓謝燁的光芒被埋沒。但有一點是確信的,謝燁用自己的一生,完成了對顧城的詩性的送別。
  『顧城瘦得嚇人,燁有些憂鬱,卻清麗健美如初。』顧城在紐西蘭去世前第14天,姐姐顧鄉去激流島看他,描述見到顧城夫婦的樣子,當天是顧城生日,1993年9月24日。這14天的經歷,被顧鄉後來寫進【我面對的顧城最後十四天】中,日記形式,大部分時候,顧鄉甚至是幫著謝燁說話的,謝燁總是說,顧城,他就是那個鬼樣子……轉眼,又開始爲顧城擔心這,顧忌那。
  一個瘋狂的詩人,一個美麗的情人,一個溫柔的妻子……貌似真正的顧城,應該是很安靜的,即使他最後做出了一些瘋狂的舉動,但,誰知道,越安靜的人,就越瘋狂。夢想中的伊甸園,終究被現實摧毀。面對愛和呵護都難以釐清的謝燁,難怪顧城只能在1979年8月29日對謝燁的情書里說出愛的真相:我不怕世界,可是怕你。
  謝燁決意離開顧城,讓情感和生活上都十分依賴謝燁的顧城無法接受。顧城寫了一首名爲【回家】的詩,中間的四句淚眼婆娑:我離開你/是因爲害怕看你/我的愛/像玻璃。
  一朵花開在20年前,拾花而行,我們與顧城的決絕與天真在雲朵之上相遇。雲朵下面則是路,缺少耐心的人永遠走不到頭。人生,一半是現實,一半是夢想。不幸的是,顧城沒有明白這個道理。
來源:成都商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