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溫州11月14日電 (記者 趙小燕)中國廊橋走向世界或許又進了一步。
13日-15日,聯合申報『木拱廊橋』世界文化遺產的浙江福建7個縣市負責人齊集浙江泰順,和中外專家一起參與了第四屆中國・泰順廊橋文化研討會。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長吳志強建議,廊橋申遺應明晰目標,編制規劃,而聯合申遺的幾個縣市中,應確定一個牽頭縣。 廊橋,又被稱為『風雨橋』或『蜈蚣橋』,因為橋上有頂,可避風擋雨,供人休息。其形式包括木拱廊橋、石拱廊橋、風雨橋、亭橋等。其中,木拱廊橋多分布於閩浙邊界山區,而地處浙南邊陲的泰順,因其30多座,被稱為『中國廊橋之鄉』。 2001年,為保護古廊橋,泰順成立了古建築工作委員會。2002年5月,泰順正式成立了以縣長為組長的泰順縣申遺領導小組。 2003年,浙江省文物局將泰順、慶元、景寧的廊橋組成『浙南廊橋』申報世遺預備名單。幾乎同一時期,福建寧德市『閩東廊橋』申遺。不過,浙江和福建兩省均未成功。 浙閩兩省廊橋『打包』申遺最終在2011年12月實現,考慮到中國古廊橋主要分布在浙閩邊境,且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包括泰順在內的浙閩兩省7個縣市簽訂了【中國木拱廊橋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備忘錄】,廊橋抱團申請終於達成了統一的方案。 抱團很快有了溫暖的結果,2012年11月,『閩浙木拱廊橋』正式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據了解,列入該名單是申報世界遺產的先決條件,只有進入預備名單的項目,才有申請世界遺產的資格。 距離『閩浙木拱廊橋』入預備名單一年後,浙閩7縣相關負責人齊聚泰順,和中外專家一起探討申遺的下一步。 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長吳志強表認為,浙閔廊橋申遺有其無可比擬的資源和環境優勢,且兩地都有申遺成功經驗,兩地政府及各界對廊橋申遺態度積極,充滿熱情。 不過,他也表示,因為申遺涉及7個縣市,儘管兩省都在非常積極做工作,但目前聯合申遺的組織協調尚未真正形成合力,在時間點上,也沒有清晰的申遺目標。比照其它聯合申遺的項目,他建議廊橋聯合申遺也應確定牽頭城市,各地也應有牽頭小組,由各地主要負責人擔任領導職務。 福建屏南縣政協主席周芬芳此前曾直接參與聯合申遺的工作,她講述了申報預備名單的艱苦過程,同時也表示,聯合申遺應當有一個牽頭城市,她認為浙江在古廊橋保護上做得很好,牽頭縣可以從浙江方面出一個代表縣。 而對廊橋文化本身,吳志強表示,申遺就是要把不協調的環境整治好,這個過程與發展的矛盾肯定會體現,要正確處理要建設和保護的關係。 對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評選委員會專家那仲良提出,不僅是申遺的廊橋,中國許多包括非遺在內的風景區都存在着一個很大的問題:當地政府都在考慮如何吸引遊客量,但忽視了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景區本身和當地本土居民之間的和諧程度。 他認為,如果當地群眾只是旅遊人群的被動承受者,有礙於遺產本身的良好保護。『兩省在申遺當中都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和人力,今後,我們更有義務把廊橋保護好。』(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