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凤阳12月20日电 (马顺龙 郭如亮)在明王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乡――安徽凤阳,安徽考古人员在此间首次考古发现明代砖窑群。据悉,该发现将对中国古代冷兵器时代城墙建设技术集大成者明中都城等具有较高史料价值。
据介绍,安徽省文物局考古队及凤阳县文物管理所近日在凤阳发现多处明代砖窑遗址。专家推测这是朱元璋修筑凤阳明中都城墙、明皇陵时,烧造城砖、瓦及其他建筑用材的烧窑遗址。 安徽省文物管理局考古专家金春刚认为,该窑的发掘为研究明中都城垣史及窑业烧造技术特别是明中都城、明皇陵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在府城镇岗集窑址发掘现场,考古人员正在对一处窑址进行发掘、清理、切割、编号,一个大型吊车正在将已经清理装箱的城砖、瓦当装车起运。尽管窑体已被切割成十四五块,但仍可以清楚地看出窑体保存完整,整体呈穹隆馒头形,面朝西有个拱形门洞,尾部有三个烟道,砖窑前面还配有一个圆形的封闭火塘。 在窑体底部,有厚达四五十厘米的坚硬红烧土,以及残存的砖砌火塘、烟道。“当时工匠们把砖坯、瓦坯码在穹隆形的砖窑中,然后在火塘里加柴猛烧,热气顺着通道滚进砖窑里,温度可八百到一千摄氏度左右,一般要烧四天。”现场考古人员介绍说。 此外,考古人员在窑体内外发现很多快完整的大型城砖和破碎的墙砖、瓦当,每块砖长40多厘米、宽20多厘米、厚10多厘米。而经过进一步研究,这些砖块的原料、瓦当碎片,均与凤阳明中都城城墙砖及城内瓦当碎片相吻合。 明中都城是中国古代冷兵器时代城墙建设技术集大成者,墙砖的烧制技术自然十分精细。据考证,明中都城的墙砖,不仅有一定的规格,还有一套严谨的管理方法。为保证墙砖的质量,当时建立了层层责任制,要求各地生产的城墙砖烧制出府、州、县、制砖人等5至6级责任人的名字,这在中国同类墙砖上极为罕见。(完) 来源:中新社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