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三亚6月2日电 (记者 王辛莉)首届三亚D家文化论坛2日在鹿城举行。来自海南、广东、福建、广西、湖北以及香港等研究D家文化的专家学者和D民代表等二百余人共聚论坛,探讨D家历史文化、生存发展现状以及旅游开发等议题,呼吁社会各界建立良好交流机制,加强D家文化交流。
D家是中华民族一个古老的族群,他们以舟为室、以海为路、以渔为业。D家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广西、海南等区域。 D民研究新视角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司徒尚纪表示,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D家渐成中外学者研究的热门对象。研究内容包括D民历史、经济、文化、分布等,成果丰硕,但近些年D家研究没有突破和创新。他建议,运用地方认同和文化认同的研究方式,给D民研究提供新视角。 周伟民教授和唐玲玲教授是国内知名的人文学者,跟踪研究D家文化数十年,在今天论坛上,他们倡议建立一门独立学科――“D家学”。 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贺喜是一位青年学者,她对研究D家文化有些焦虑和疑惑。她说,作为一个陆上生活的学者如何去更真实地了解海上人家的生活方式和内心世界?跑田野调查是不够的。她认为,研究一个区域的D家需和另外相关区域结合起来,比如研究海南D家应和广东、福建联系起来,“在流动的世界范围内看水上人家”。 与会学者中,对D民历史变迁多有研究。来自厦门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系副教授黄岛春介绍福建D民族群的历史渊源和文化特征。 提升D家文化价值 D家文化是中国历史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文化。如何更好地开发和利用D家文化? 华中科技大学历史研究所所长李传印认为,为了彰显D家文化的魅力,实现D家文化的现代价值,需要提升对于D家文化历史地位和现代价值的认识,把D家文化提升到中国特质的文化遗产高度加以保护和利用。此外,学术界在对D家及其文化进行科学研究基础上,吸纳社会资源,实现D家文化价值的社会化。 D家文化重要标志之一“咸水歌”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有研究认为,咸水歌是粤语D民以生产和生活为内容哼唱的一种歌谣,有“欢歌”和“苦歌”两种。 来自广西、海南高校的音乐专家和与会人员一起分享实地调研D歌的心得,详解D歌的歌词形态、代表曲目、音乐风格等。海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张巨斌表示,D歌之所以能世代流传,它所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 关注海南D家生存现状 海南是中国D家聚居地之一。海南大学教授、三亚D家文化协会会长詹长智日前率领课题组在全省范围内进行D民生存状态和文化变迁情况的调查,踏访了全省主要的14个D民聚居社区。初步调查统计全岛有D民4万至5万人左右。 詹长智一行调研发现海南D民身份认同已开始变得模糊。同时他们的经济活动方式与从业结构发生巨大变迁。 据调查,目前海南D家的主要生产方式仍以渔业为主。除捕捞外,还拓展到养殖、运输、贩卖水产、餐饮等行业。一些年轻人则在陆上打工为生。 詹长智表示,D民是一个具有特殊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的族群,其发展须从提升自身素质、改造传统产业等方面下功夫。政府部门要重视D民聚居地区的教育发展,尤其要下大力气发展职业教育,提高D家人改造传统产业和拓展新产业的能力。另外,政府和社会组织要保护D民的权益,保障他们祖辈所依赖的生产、生活空间不受掠夺和挤压。 广东师范技术学院陈光良教授则介绍历史上海南D家的生计方式和文化特征。 海南知名历史文化学者、海南大学副研究员张朔人以琼州海峡为分界,对南海D民身份变迁进行分析。 开发中传承D家文化 在旅游开发的大潮流下,D家文化旅游项目在全国若干地区正在启动。 广东省东莞市沙田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副主任王钢滨介绍,该镇正在建设D家文化体验园,一期投资2.5亿元,将展示沙田D民生活习俗以及历史文化的变迁等。他坦率称,如何更真实地挖掘、利用和保护D家文化,他遇到困惑。 广州旅游学院副院长吴水田认为,开发中原生态、生活着的D家文化的消失,已成为一个问题。此外,D民旅游开发与社区居民幸福生活、文化传承和水生态保护如何实现多赢也面临挑战。同时,他向与会者提出一系列思考:D民文化保护的结局是否只能进图书馆、博物馆以及文化节、旅游景区等?可否重新在生活中传承D民文化? 李传印建议,开发利用D家文化,应在学术研究的支撑下,建立原生态D民文化园,艺术再现原生态D文化。如此既可对D家文化实施有效保护,也可实现D家文化的科学开发和利用。 来源:中国新闻网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