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泗水6月21日电 (王晓慧)儒学的生命力到底在哪里,是在大学课堂,还是在人们日常生活里?儒学专家在21日“山东乡村儒学现象”座谈会上表示,由山东省的“乡村儒学”试验,已经让儒学的走出大学课堂,重新回归乡村生活。
泗水县“儒风孝道之乡”志愿者告诉记者,从2013年开始,孔子诞生地尼山脚下的尼山圣源书院在该县开始进行一项题为“乡村儒学”的试验。书院的专家学者们开设儒学讲堂,从孝道、弟子规开始讲起,向村民讲授儒学经典。一年后学者们再进乡村开设儒学课,现已形成固定讲课制度。 一年多来的试验收到明显效果,最开始,儒学讲堂要用毛巾、肥皂等吸引村民参与。但随后,附近拄着拐杖的老人,四五岁的小孩,都竞相自觉走进讲堂。“乡村儒学讲堂”迄今共开办76期,听课村民累积达2.3万余人次,并逐步形成了覆盖泗水县圣水峪镇60个行政村的学习网络。 记者了解到,除孔子故里附近的泗水开展“乡村儒学讲堂”之外,山东各地也陆续出现类似的乡村儒学讲堂。聊城市茌平县韩屯镇道德学校、潍坊青州市“孝礼儒学讲堂”等都在将传统儒学作为传播内容,用通俗的语言向当地百姓讲授儒学思想,帮助村民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能量。 据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国琳介绍,今年5月,省文化厅在全省实施了推进“图书馆+书院”服务模式,在省、市、县三级公共图书馆,实施“尼山书院”工程。目前,省文化厅初步拟定了尼山书院与基层儒学讲堂统筹推进思路,并将两者都纳入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21日在尼山圣源书院举行的“山东乡村儒学现象”座谈会上,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副院长干春松说,看来,儒学与当今社会人们精神和物质生活紧密相关,乡村儒学很可能会成为儒学新的生长点。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尼山圣源书院执行院长颜炳罡呼吁更多的知识分子参与“乡村儒学讲堂”,因为传播儒学,是知识分子的责任。(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