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运河申遗8年,终于在今年6月22日举办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其中,元朝至明清时期的京杭大运河,是北京段大运河遗产保护的核心。
记者 董振杰 但法制晚报记者走访发现,被列入《北京大运河物质文化遗产名单》的通运桥(又称萧太后桥)、万宁桥(又称后门桥)、永通桥(又称八里桥)等大运河遗迹,不仅保护不足,还被垃圾、小广告、污水等破坏。 通运桥 碑倒石狮破 垃圾丢进河 “小时候,全村都吃这条河里的水。”通州区张家湾镇70岁的村民戴先生从小就在通运桥下的河里捞鱼,十多年前,还常以打鱼为生。 “后来就不行了,上游工厂排污增多,村民也往河里排污水,水里鱼越来越少,垃圾越来越多。”戴先生摇了摇头。 “桥上原有44尊古狮子,现在也只剩五六尊比较完整的了。”始建于明朝的古桥,古韵被臭味所掩,连竖立的文保单位石碑也倒在地上。 万宁桥 路人随意坐 小广告涂桥 万宁桥位于西城区地安门以北,坐落在北京中轴线上,始建于元朝,当年元世祖忽必烈将大运河漕运的起点修到了积水潭,万宁桥是最北边的一个闸口,进入皇城运送物品的船只必须经过这里。 古桥修复后如今桥梁仍正常使用,但“皇家气质”已完全被掩盖――护栏上天天坐满路人,还有人在桥上写小广告,又是刻章又是办证的。 “既不文明,又损文物,让老外看见不得笑咱?”市民秦先生感叹,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应该好好爱惜才是。 永通桥 汽车日日跑 “兼职”停车场 通州八里桥地铁站往北几十米,就是被政府部门立有“大运河遗产”石碑字样的永通桥。 不同于万宁桥、通运桥的无遮无拦,这座桥内侧有两排铁质护栏,将游人和石桥隔离,也减少了汽车撞上的风险。宽阔的桥面仍承担通行作用,但除了来往车辆,桥上还停了不少车。 “这桥始建于明朝,能一直背负这么重的东西吗?出了事怎么办?”市民杨先生说,此桥最多曾停车三四十辆,一辆挨一辆。政府部门治理过好了许多,但仍有车停放。 专家观点 后申遗时代 遗迹更需保护 今天上午,北京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刘卫东表示,北京市文物古迹众多,部分文物现状堪忧。 通运桥应清理河道垃圾,对石狮子进行保护性修复。永通桥也应想办法限制停车,申遗成功只是第一步,后申遗时代对大运河遗产的保护任重道远。文/记者 董振杰 来源:法制晚报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