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中医中药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科技之光耀杏林

国学新闻| 中医中药

2012-2-11 11:17| 發佈者: 阿土伯呀| 查看: 1141| 評論: 0

摘要:   2月14日,从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传来喜讯,13项中医药项目获国家科技奖。其中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2项。事业发展,科技先行,13个中医药项目获此殊荣,充分显示了中医药事业厚积薄发 ...
声明 / 聲明 医学内容仅供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网上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断。
醫學內容僅供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網上任何關於疾病的建議都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斷。

  2月14日,从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传来喜讯,13项中医药项目获国家科技奖。其中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2项。事业发展,科技先行,13个中医药项目获此殊荣,充分显示了中医药事业厚积薄发、蓬勃向上的力量,展现了中医药人锐意进取、敢于创新的精神风貌。让我们一起来关注这些获奖项目,感受中医药科技发展的强劲脉动。

  中成药现代化的成功范例

  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的“丹参多酚酸盐及其粉针剂”项目由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和上海绿谷制药有限公司共同完成,主要完成人为宣利江、王逸平、徐亚明等。

  获奖理由:从1992年起,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针对丹参及其复方制剂临床疗效不稳定、不良反应时常出现等问题开展了丹参的水溶性活性成分系统研究,发现丹参的水溶性有效成分主要为丹参乙酸镁及其同系物。通过活性筛选和药理学研究发现,丹参乙酸镁药理作用最强。在此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以丹参乙酸镁作为质量控制标准,并研制出丹参多酚酸盐粉针剂。上海药物所采用专利工艺技术,充分富集有效部位,同时运用指纹图谱技术,针对药材、原料药和制剂的质量进行全面的控制,从而确保了丹参多酚酸盐粉针剂产品的高效、安全和质量稳定、可控。它克服了现有丹参注射剂的缺点,在临床应用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是我国近年来中药现代化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为中成药的现代化研究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道地药材分子机理研究新篇章

  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的“道地药材形成机理研究及应用”项目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天津大学共同完成。主要完成人为黄璐琦、胡世林、肖培根等。

  获奖理由:本项目以“道地性形成=遗传机制+环境机制”为总纲,选择十多种道地产区明确、大宗常用的典型道地药材,以表型特征变异为核心,利用现代分析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空间信息分析技术,以及多元统计、化学计量学等方法,研究道地和非道地药材在化学组成及含量、遗传背景、环境因子方面的差异,以及三者间的相关性;提取道地药材表型特征,明确其遗传和环境机理,进一步综合分析道地性的科学内涵,提出道地药材形成的理论,并通过受控实验结合生产实践进行验证和应用。同时,分析道地药材的知识产权属性,提出道地药材保护的策略。

  揭示中药资源科学利用价值

  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的“中药资源化学研究体系建立及其应用”项目由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甘肃岷归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完成。主要完成人为段金廒、萧伟、钱士辉等。

  获奖理由:中药资源化学是中药资源学的分支学科,以具有传统药用功效的中药资源为基础和研究对象,立足于资源的开发利用,采用天然产物化学、分析化学和功效评价的技术和方法,揭示中药资源(种类、类群)多途径、多层次的科学利用价值。该项目遵循自然资源学的学科体系和基本论点,从资源的可用性和多用性出发,研究自然资源中化学成分的类型、质量、数量、时间、空间等基本属性及其变化规律等。探讨了中药资源化学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体系建立及其应用,并以研究实例分析了中药资源化学应用基础研究与综合开发利用研究现状。

  形成中医药临床循证评价模式

  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的“芪参益气滴丸对心肌梗死二级预防的临床试验”由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完成。主要完成人为张伯礼、商洪才、姚晨等。

  获奖理由:这是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医药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建立并完善了中医药循证研究与评价模式、方法和关键技术,建立了包括中心随机化、数据管理电子化等先进方法和技术的大规模临床研究平台,形成一系列标准操作程序,是中医药循证医学研究的范例。

  本项目在全国16个分中心、84家中西医院同时进行。经过5年刻苦攻关,共纳入3508例合格病例,平均随访37.15月,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心血管死亡事件发生率、非致死性再梗死发生率、非致死性脑卒中发生率方面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提示芪参益气滴丸和阿司匹林对心肌梗死二级预防效果相当;在心绞痛积分、西雅图心绞痛量表等次要疗效指标方面两组亦没有统计学差异,提示芪参益气滴丸和肠溶阿司匹林对改善心肌梗死后病人的生活质量效果相当,且和肠溶阿司匹林相比,芪参益气滴丸安全性尤佳。  

  提升我国人参产业竞争力

  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的“人参新品种选育与规范化栽培及系列产品开发”项目由吉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修正药业集团、吉林敖东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完成。主要完成人为张连学、杨利民、冯家等。

  获奖理由:该项目共分人参标准化种植、人参基因序列与功能分析研究、人参质量标准及指纹图谱的建立、人参提取技术及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人参相关产品开发等课题。该项目充分发挥多学科联合攻关的优势,着力构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基地建设—新药研发紧密结合的创新价值链,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提升了我国人参的质量和产量,推进了人参产业的竞争力。

  降低椎间盘退变疾病医疗成本

  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的“益气化瘀法治疗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项目由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市黄浦区中心医院、上海现代中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完成。主要完成人为王拥军、施杞、石仰山等。

  获奖理由:该项目在中医药治疗颈腰椎疾病技术与疗效机制方面获得重大突破,形成三个创新点。一是形成了“调和气血法”临床指导原则,建立了益气化瘀法治疗颈腰椎疾病的“病证结合、分型论治”临床规范化方案。二是建立了颈腰椎病模式生物学研究平台,揭示了椎间盘退变早、中、晚“三期变化”规律,阐明了益气化瘀法延缓椎间盘退变的疗效机制。三是形成了“盘源性颈腰痛”、“椎体骨赘来源于软骨终板”、“恢复脊柱平衡”等原创性学术见解以及益气化瘀法的作用规律。成果在海内外广泛推广应用,降低了医疗成本,体现了中医药在国际学术界的价值。

  代谢综合征整体辨治效果好

  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的“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认识及整体治疗”项目由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天津天士力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完成。主要完成人为仝小林、连凤梅、朱永宏等。

  获奖理由:本研究历时十余年,首次系统提出代谢综合征(MS)的膏浊理论,填补了中医对MS病因、病机、证治等认识的空白;创建了《内经》三型肥胖的数学模型,为MS的风险预测提供了新途径。在膏浊理论指导下确立了MS系列治法,以大黄黄连泻心汤为基础组成系列方,率先开展中医药干预MS的系列临床研究;证实单纯中药复方治疗不同组分MS,能显著减轻体重、缩小腰围,降低血糖、血压,改善胰岛素抵抗等,具有整体治疗作用;与国内外同类研究比较,临床疗效取得突破;并以改善胰岛素抵抗为主线,从多个途径,阐释了中药复方对MS整体治疗的科学内涵。研究成果被纳入相关行业标准及国家标准草案。有关方药在国内外80多家医院应用,其理论在加拿大、南非、日本、印度等10余个国家获得认可,培养专科医生500余名,累计产生经济效益逾亿元。

  中药防治流感优势明显

  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的“中药连花清瘟治疗流行性感冒研究”项目由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共同完成。主要完成人为贾振华、吴以岭、郭双庚等。

  获奖理由:该研究是较为成熟完善的中医药应用研究。在国内首先运用络病理论“三维立体网络系统”的络脉空间位置概念,探讨外感温热病及瘟疫病邪由阳络传至经脉这一病程阶段的病机特点及易于传入脏腑阴络的传变规律,提出“积极干预”治疗观:卫气同治,表里双解;先证用药,截断病势;整体调节,多靶治疗,制定“清瘟解毒,宣肺泄热”治法,组方特色突出,研制出“非典”期间第一个通过国家绿色通道进入药审,治疗流行性感冒初期阶段又抗SARS病毒的国家专利新药连花清瘟胶囊。

  实验研究证实该药具有整体调节优势:广谱抗病毒,有效抑菌:对甲型流感病毒H3N2与多种流感及副流感、SARS、禽流感、疱疹、腺病毒等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同时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杆菌等;明显退热、抗炎,迅速缓解症状:改善病原体进入机体后引起的炎症反应,止咳化痰,缓解症状。调节免疫,增强机体抗病康复能力:增强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急性毒性试验和长期毒性试验结果证实用药安全。

  助力Ⅱ型糖尿病药物研发

  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的“肝脾肾同治法辨证治疗Ⅱ型糖尿病临床研究”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世纪坛医院共同完成。主要完成人为高思华、龚燕冰、倪青等。

  获奖理由:该方法以中西医结合的理念为指导,病证结合,为Ⅱ型糖尿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提出了糖尿病辨证治疗的新观点和有效的辨证治疗方案,对提高糖尿病的防治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对Ⅱ型糖尿病系列治疗药物的研发提供了重要参考。

  中医认为,糖尿病(属中医消渴病范畴)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该研究探索肝脾肾同治法辨证治疗Ⅱ型糖尿病的疗效及科学性。研究多中心收集265例Ⅱ型糖尿病病例,经辨证分别给予降糖消渴1号方(165例)、2号方(43例)、3号方(57例)加减治疗。结果显示降糖消渴1号方、2号方、3号方对降低空腹血糖总有效率分别为72.03%、64.10%、74.36%;降低餐后2h血糖总有效率分别为59.69%、62.86%、61.54%。改善中医症状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9%、90.57%、91.49%,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无毒副反应,安全可靠。研究证明,肝脾肾同治的系列方药有着确切的临床疗效,通过肝脾肾同治角度来辨证治疗糖尿病的观点具有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疑难病

  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的“人参皂苷新作用靶点及其临床应用”项目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完成。主要完成人为凌昌全、李敏、封颖璐等。

  获奖理由:该项目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连续15年以糖皮质激素受体(GR)作为重点观察指标,从中医经典方剂到单味中药再到中药组分,循序渐进地筛选出能够调节GR的有效组分——人参皂苷,并将其应用于临床,起到了对糖皮质激素(GC)“增效减副”的作用。

  本项目基于动物实验和临床检测结果,提出了“GR减少是阴虚、阳虚证的共同病理基础之一”的学术观点,发现了可以调节GR的药物(人参皂苷),并对人参皂苷升高GR的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为临床需要GC治疗的患者提供了一个简易、有效的联合治疗方案,即常规GC治疗,加服人参总皂苷100mg/d。

  中药配方颗粒产业化再上新台阶

  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的“中药配方颗粒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由广东省中医研究所、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共同完成。主要完成人为涂瑶生、周嘉琳、谭登平等。

  获奖理由:该项目经过十多年系统深入的研究,完成了对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共计723种单味中药的提取、浓缩、喷雾干燥和制粒工艺研究,较好地解决了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方面的技术难题。

  项目制订了723种中药配方颗粒的工艺规程、质量控制标准,其中对564种进行了系统的特征指纹图谱研究,对723个品种、3000余批次产品进行了质量稳定性考察和与饮片的等量性对比折算研究,完成了逍遥散等十个复方分煎与合煎的药效学对比研究、归脾汤等十个复方近1000例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研究,同时进行了对300多个品种的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和新辅料的实验研究。

  该项目为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中药配方颗粒统一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可参照的范例,为中药配方颗粒的产业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为临床“用好药”服务

  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的“面向临床的中药药性与品质评价模式和方法”项目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武汉大学共同完成。主要完成人为肖小河、赵艳玲、王伽伯等。

  获奖理由:项目建立了符合中医药特点且具有原创思想的中药药性与品质评价模式和方法,为实现中药“品质标准更加贴近临床,效用标准更加科学有据”与中药品-质-性-效-用一体化的愿景,科学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保证临床安全有效提供了新的解决之道。所研制的关键技术包括:基于热动力学表征的中药寒热药性辨识技术;基于生物检测的中药质量评价与控制技术;基于组分敲出敲入的中药药效物质辨识与质量评控技术;基于“有故无殒”思想的“有毒”中药量-时-效(毒)关系与安全治疗窗辨识技术;基于PK-PD的中药服用方法合理性评价技术。为中医临床“用好药”与中药科技产业上中下游协调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依据。

  解毒祛瘀滋阴法挑战红斑狼疮

  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的“从毒瘀虚论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增效减毒方案构建与应用”项目,由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浙江大学共同完成。主要完成人为范永升、温成平、姜泉等。

  获奖理由: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典型的难治性风湿病,目前临床治疗使用最多的仍是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虽有一定疗效,但长期或大剂量应用易产生高血压、高血脂、骨质疏松和继发感染等一系列副作用或并发症。经临床验证,应用中医解毒祛瘀滋阴法对红斑狼疮进行诊治,能明显控制病情,预防反复发作,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疗效显著。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