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文化新闻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从《功甫帖》到民国书札 揭“书札热”背后学问

国学新闻| 文化新闻

2014-7-14 08:23| 發佈者: 济世| 查看: 1009| 評論: 0|來自: 城市晚报

摘要: 近年来,书札收藏作为一个小众但极具文史价值的门类,愈来愈受到藏家关注。2014年春拍,北京匡时重磅推出的“周作人致郑子瑜信札84通”悉数成交,共拍得758 .43万元。而在2013年南京经典秋拍中国书画专场上,茅盾手 ...
近年来,书札收藏作为一个小众但极具文史价值的门类,愈来愈受到藏家关注。2014年春拍,北京匡时重磅推出的“周作人致郑子瑜信札84通”悉数成交,共拍得758 .43万元。而在2013年南京经典秋拍中国书画专场上,茅盾手稿《谈最近的短篇小说》以1050万元成交。再往前追溯,2010年,嘉德秋拍,王羲之草书《平安帖》更是拍出了3.08亿的天价。 
  信札是古人最常用的联络方式,又称书札、手札或书信,古称尺牍、尺书、鸿雁、鱼雁等。事实上,书札收藏古已有之,而书札拍卖现身中国拍市已有二十余年历史。如今,书札收藏日渐兴起,其中有哪些学问?嘉德“古籍善本”部总经理、创始人拓晓堂给予回答。
  信札收藏的历史?
  书札收藏其实已经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从文献上看,自汉魏以后,也即纸张产生之后,当纸张取代了竹简作为文字的载体,也就有人将书信作为艺术品收藏。现在看到的《淳化阁帖》是宋代内府将古代著名书家的墨迹双钩描摹之后,刻在木板上做成的拓片。在《淳化阁帖》的拓片里,至少有三分之一是书札。我们看到的所有王羲之的作品,也都是书札(编注:前文所提以3.08亿元拍出的王羲之草书《平安帖》,原共有九行,后被一分为二。2010年拍出的为前半部共4行41字:“十二月六日告姜道等岁忽终感叹情深念汝不可往得去十月书知姜等平安寿故不平复悬心顷异寒”。)由此可见,书札已经不仅是在民间,在宫廷里也在有规模地庋藏。现在保留下来的汉魏之间的艺术品,半数以上是书信。可见书札收藏历史非常悠久,不是一蹴而就之事。
  如何鉴定一通信札的价值?
  鉴定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比如纸张、作者的书写风格、收藏的印迹以及附属的资料。当代书札还有信封、邮票、邮戳等等。因素很多,但主要还是看作品的硬件条件。就说纸张吧,因为写信有专门用的信纸,信纸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风格。时代风格不对,就会影响对这件东西真伪的判断。
  哪个年代、哪些领域
  或者具有哪些特征的信札最热门?
  民国书札属于比较热门的项目。民国期间有一些距离现在相对较近、熟悉和认知程度也比较高的文人学者,这些学者的书札近期受到热捧。当然这跟民国的文化背景有关,民国的掌故大家都比较感兴趣。
  现在要谈宋元的书札,当然很少了。不仅数量少,鉴定也比较困难。比如最近的《功甫帖》,《功甫帖》实际上还是一封书信,它就是一个札子(编注:《功甫帖》是苏轼写予朋友郭功甫的告别信。该帖二行九字:“苏轼谨奉别功甫奉议”。2013年9月19日,在纽约苏富比,《功甫帖》以820万美元被中国藏家刘益谦拍得。)由于年代久远,它的真伪问题容易引起争议。现在,能够看到的信札的上限就是明代了,明代的书札也一直是个热点。比如嘉德去年秋拍中,有张葱玉先生的一批明代书信,拍得非常成功,价位也很好。
  书信的问题,除了热点之外,更重要的是看东西本身。如果有一批书信又好又便宜,肯定会受到藏家追捧。对于书札的爱好不是一日,而是一千五百年的积累。
  如何鉴别信札的真伪?
  由于信札一直受热捧,所以一定会有作伪现象。鉴别要慎之又慎,根据一些既定的原则,比如纸张、墨色、作者书法特征、收藏的流传、前辈的鉴定等来进行判断。这些因素里只要一个有问题,真伪的断定就会被推翻。
  名人书札收藏有多大的升值空间?
  在谈论价值的时候,应该和其他东西参考着来看。大家一直觉得信札最近涨得很多。但如果与张大千、齐白石的书画相比,就不尽然。这些名家的书画可能是先涨起来了,最近涨得很少,而书札类呢最近相对来讲涨得较晚,在近期涨幅较高也较活跃。涨得很多的概念是通过这种比较看出来的。所以,如果把时间拉开来看,书札“涨幅很大”这种说法不大确切,因为它显然没有齐白石、张大千的书画涨得多,只能说还算合理。只是近一段时间,由于涨得比较晚,最近又没有其他热点,所以它显得比较突出。
  任何时期的艺术品有两个成分可以看。一个成分是它的艺术性,比如齐白石、张大千的画,给人以艺术的美感。但艺术品还包含文人性,这种文人性的东西在我看来是非常耐玩的,否则为什么一千五百年来收藏书札的人络绎不绝,而且是一代接着一代,一代比一代更盛?这是一种更耐玩、更文人化、更深层的趣味。随着收藏的发展,人们对这种深度收藏逐步认识,可以说信札收藏将来还有更大的潜力。
来源:城市晚报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