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子曰師說:正統文化『國學』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自由』 ...

國學新聞| 文化論壇

2014-8-9 18:56| 發布者: 延章| 查看: 6038| 評論: 0|原作者: 子曰師說|來自: 光明網

摘要: 提倡華夏正統文化,把精英層面獨有的思想智慧,轉化爲民族共享的文化力量。
『自由』之生命自由


(二)生命自由

儒家和道家作爲中國傳統文化里影響極大的兩大學術流派,他們的觀點和表現看起來往往是對立的,比如:

儒家主張入世,道家注重出世;儒家呼籲積極有爲,道家喜好清靜無爲;儒家重視集體利益,道家推崇個體精神;儒家從家庭走向社會,道家從社會回歸自然;儒家努力兼濟天下,道家追求獨善其身。

可以說,儒家像是大地上的苦行者,道家像是天空中的翱翔者;儒家擔負著家國天下的責任耕耘人間,道家遵循著生命本源的樸素超脫世外。

看起來,儒家比較沉重受縛,而道家比較輕靈自在。但其實,作爲各自成熟的學問體系,儒家和道家的聖賢,儘管外表形式有別,內心卻是一樣的自由無拘束。

比 如孔子形容自己,是『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到七十歲的時候,他已經修煉到了能夠隨心所欲地爲人做事,然而再怎樣任性而爲也都是在合理規矩之內的,不 會逾越禁區去觸犯規則、冒犯他人。這難道不是人生最大的自由狀態麼?他已經完全忽略了社會的一切限定、束縛、刻板、教條,這些禁忌都不會讓他感到受限、爲 難,他可以自由地馳騁於人生,卻於規矩禮教秋毫無犯、於人際往來言行適度,他能成爲一個最快活舒服、也最令他人感覺舒服的人。

所以,無論是腳踏實地的儒家,還是仰望天空的道家,他們不同的人生信條只是對生活哲學的探討。而對生命狀態的存在,他們毫無異議地都認爲,不管在朝堂、在鬧市還是在山林、在陋巷,都可以、也都應該,自由而活。

甚 至,提倡法制、法度嚴明的法家,也不與自由的本質相矛盾。自由突顯出秩序,在有形的層面,所有的自由都有其邊界,法度之內是令行禁止,那麼相對應的,法度 之外就是行動自由。而有秩序的自由才是有保障的自在,無秩序的自由只是野蠻的亂象。所以法家的『明法度』,其實是更好地規範了『享自由』。

如 果在現實社會的嚴格秩序之內,一個人的靈魂依然能充分體會到自由,這樣的靈魂才真正具有力度,甚至具有藝術性。中國古代的士人就是如此。所謂『大隱隱於 朝,中隱隱於市,小隱隱於林』,當中國古代的知識分子受案牘之勞形、受朝堂之艱險、受宦海之沉浮、受宵小之傾軋而感覺受到待遇不公、受到制度禁錮、受到官 場奴役、受到志向束縛的時候,他們釋放自我的方法,往往不是逃避到山林隱逸而不問世事、不是投降給世道艱難而躲避退縮——他們總認爲,遁入世外不是讀書人 的理想抱負,『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在負重前行中鍛鍊出一顆豁達自在的隱士之心才是真正的人生自由。所以,他們選擇在任何困境裡都去努力自我調 節,他們寫詩、作畫、彈琴、讀書、品茶、賞花、雅聚、清談……這些內容都構成了他們快樂縱橫的自由王國。

他 們有一片美好的隱士山林,就在自身的書房裡;他們有一片理想的世外桃源,就在自家的花園裡;他們有一片放鬆自我的精神沃土,就在自己筆下的詩文里,尤其那 些田園詩、山水詩、風景詩,都帶領這些文人寸步不離鬧市而盡享山野田園之情。對外,他們居廟堂之高而憂其民;對內,他們書詩文之美而養其心。種種陶冶心靈 的行爲,就是他們官場的後花園,就是他們生命的自由國。

對於懂得自由的人生來講,不能解甲歸田,那就耕耘心田、培育精神家園的心花怒放;不能吟遊四方,那就心懷天下、培養人生大觀的遊目騁懷。

在他們可能四處碰壁的生活中,自由卻可以無所不在。

國學中的自由,是儒家責任里的閒情,是道家樸素中的安然,是法家理性下的游弋,是士人重壓時的釋放。自由,從來不在遠方的烏托邦,而就在當下的輕安自在;自由,從來不依靠他人給予,而全在於自我獲得。因爲,沒有任何一種形式的自由,抵得上心靈自由的強大有力。
123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