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而思:中華文明復興與中國大學的使命
『中國的世界一流大學』必須紮根中國大地 必須意識到,市場經濟對大學的挑戰以及大學功能的轉型不僅是今天中國大學面臨的問題,也是一直困擾西方大學的普遍性問題。大學的任務乃是教書育人,教什麼樣的書取決於要培育什麼樣的人。由此,大學教育首先要解決一個哲學問題,要追問什麼樣的人才是完美的人、卓越的人。 當大學的目標定位單方面強調服務市場經濟、服務社會治理、服務生產力發展、服務國際競爭,這意味着在大學教育中,培養人的哲學目標變成了簡單的造就『人力資本』的經濟學問題。『完美的人』變成了『有用的人』,人在本質意義上被看作是勞動力,是『器具』。如果拿西方傳統衡量,這意味着大學培養的是『奴隸』。 在西方,資本主義雖然有強大的力量,但西方文明內部始終有一股強大的遏制資本主義的精神力量。除了教會的力量,就是在大學內部始終有一股反市場、反民主、反現代的文化保守主義力量。事實上,除了西方古典自由教育傳統,現代大學的興起與教會密不可分。乃至於當大學教育面臨市場化以及專業化、民主化的挑戰時,始終有一種聲音,堅持大學教育的目標是培養真正意義上的擁有卓越完美靈魂的人,由此形成了西方大學中的博雅教育(自由教育)和通識教育傳統。 這兩種力量通過大學體制趨於平衡,比如美國就採取將博雅教育和通識教育集中在本科階段的方式,集中塑造學生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有了這樣一個根本的人生基礎,在研究生階段才進入到專業化、職業化的教育,以便為他們將來投身社會競爭提供必要的技能和創造力。換句話說,當社會上金錢的力量試圖把學生塑造為市場上的勞動力時,教會和大學聯合起來追求塑造完美靈魂的力量也在發揮作用,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赤裸裸的金錢至上的市場經濟。 中國大學如果要試圖『創建世界一流大學』,除了學習美國大學如何服務於市場經濟,尤其還應當借鑑美國大學如何反對和抵制市場經濟的資本邏輯。由此看來,上述『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國際化路線,是一種片面膚淺的國際化。之所以出現這種片面膚淺的國際化,核心還是那個基本的問題:什麼樣的人是完美的人?人生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大學怎樣才能培養出完美的人? 對於人生意義的哲學思考,每一個文明都有自己不同的回答。由此,大學作為探求真理、探索人生意義的地方,有義務以守護、傳承、創造文明為己任,應該成為一個國家或文明的『精神之都』。真正的『世界一流大學』必然紮根於文明傳統之中,在知識產生、思想傳播乃至於文明守護方面做出傑出貢獻。『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本土化路線,就是希望中國的大學紮根於中華文明的歷史傳統之中,也就是習近平所說的『紮根中國大地辦大學』。 文化教育領域兩條路線的分歧,表面上是對大學的性質和功能定位的分歧,實際上是對全球化的本質和走向以及人類文明未來的認識分歧。『國際化路線』從根本上認定西方文明乃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唯一歷史方向,他們或許在民族主義的立場上認可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但這種復興要以無條件接受西方文明為條件。然而,『本土化路線』從根本上否定任何『歷史終結』的假定,認為中華民族的復興絕非『全盤西化』,而是在吸收西方現代文明的優秀成果之上,傳承中國傳統文明的優秀成分並發揚光大。 為了中華文明的偉大復興,中國大學的一個重要使命就應該是通過學術研究和教學來繼承、傳播、守護和創新中華文明傳統。那麼,守護中國文明歷史傳統的『世界一流大學』究竟是中國大學,還是不斷產生『中國學』的西方大學?答案無疑是不言自明的。 即使從大學取得的現實成就看,新中國建立以來短短的六十多年,中國現代化進程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從一個積貧積弱的起點發展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而領導全球五分之一人口、創造這一人類奇蹟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精英的主體,都是中國大學培養出來的。那麼,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作為中國大學的代表,能不能稱得上是『世界一流大學』呢? 無論從守護文明的歷史使命,還是從培養國家棟樑人才來說,中國的文化精英只要對自己的文明傳統、對國家的發展成就有一點點自豪和自信,對作為中國人以及用中文傳達的意義世界有一點自愛和自尊,都不會妄自菲薄。北大、清華等中國頂尖大學,哪怕與哈佛、耶魯相比在某些領域有很大差距,但也只是差距而已,絕不至於自卑到自輕自賤的地步,這是很不正常的。 對於在中國近現代史上負有盛名的北京大學來說,更承擔着繼承、傳播、守護和創新中國文明的歷史重任。不能滿足於蔡元培以來形成的現代西學傳統和面向『器用』的社科院系,也需要着力發展文史哲學科。 『立德樹人』:通識教育與接班人的塑造 大學乃是教書育人的地方,中國大學要承擔起中華文明復興的歷史使命,首先就要培養能夠認同並傳承中華文明核心價值的中國人。『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日月光華,弘於一人』。不同於西方文明核心價值的『外向超越』(如古希臘的理念和中世紀的上帝等),中華文明的核心價值在於『內向超越』,即體現仁愛正義的道德人格品質和精神修養。和西方教育的教會和學校體系不同,中華文明的核心價值必須通過家庭和學校來承擔。而隨着中國家庭結構的現代轉型,對中華文明核心價值的傳承就變成了大學教育的重任。 習近平形象地用系扣子來比喻『立德樹人』的重要:『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錯了,剩餘的扣子都會扣錯。』 這無疑是對片面強調市場經濟的功利主義教育思想的糾偏,明確提出了用本土化路線來取代膚淺的國際化路線。 從根源上反思,近來精英層屢屢曝光道德敗壞現象,大學負有相當的責任。經過多年的教育,年輕人直到走進大學課堂還沒有對道德價值進行系統的理性思考,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還沒扣好,就開始被拜金主義敗壞。 如果中國的大學不能培養認同中華文明核心價值的精英階層,那麼無論他們多麼有創造力,多麼國際化,在外國人面前多麼自信地講一口流利地道的外語,也終究不過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無法承擔起中華文明偉大復興的艱巨使命。 在過往的大學體制中,『立德樹人』被稱為『素質教育』,由政治課來承擔。而政治課多年一貫的教條化灌輸法,導致效果越來越差。習近平明確提出『大學是一個研究學問、探索真理的地方』。這就意味着,大學不同於家庭或教會,必須通過學術研究、理性反思和批判的方式來奠定核心價值觀,需要通過經典著作的閱讀、研究和批判來確立。 最近一些年,中國大學開始借鑑西方大學塑造核心價值觀的成功經驗,提出了博雅教育和通識教育。事實上,中國古典儒家的教育就一直是博雅教育或培養 『通才』的通識教育。奠基於1898年的京師大學堂就秉持古典的通識教育傳統,其章程中提出的目標就是『造就通才』,並明確提出把『修身倫理一門』看作是『培植人才之始基』。從『立德樹人』的角度看通識教育,中國的大學有必要從管理體制和學科結構方面考慮調整。 其一,在指導思想上必須明確區別『立德樹人』的通識教育與培養實用的創造性人才的『專業教育』(或職業教育)。前者側重於本科生,後者側重於研究生。 其二,將體現中國古典文化傳統、社會傳統和自由主義傳統的經典著作作為學生的必讀書,作為通識教育核心課程的重點,把對重點經典的研究與閱讀講授結合起來,讓中華文明的精神融入到中國人的心靈世界中,成為中國人日用而不知的價值觀。 其三,全面改革政治課程,將政治課程納入到通識教育課程中,改變教條化的意識形態灌輸,扭轉目前普遍存在的傾向於討好學生的通俗化、娛樂化傾向,加強學術化、理論化,激活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理論潛力,使其成為奠定中國人的核心價值觀的有機組成部分。 中華文明的偉大復興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幾代人的接力和努力。面對中國文化教育思想戰線上的兩條路線分歧,及其背後關於中國未來走什麼道路的巨大分歧,中華文明復興能不能實現,不僅看當前的領導集體,更要看未來的接班人。習近平在『五四講話』中圍繞中國文明傳統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青年一代提出的希望,無疑包含着新形勢下培養中國道路接班人的構想。『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明辨是非,善於決斷』;『勤學』、『篤行』,『知行合一』。習近平對大學生們提出的這些要求,無疑是中國道路的接班人應該具備的基本品格,而大學的通識教育就是培養能夠擔負文明復興使命的政治接班人的開始。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