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家族事业,传承两三代已属不易。12代人连续开药铺,更是传奇。在重庆市江津区中山古镇,就有这么一个以经营中草药为业的世家“九龄堂”。 作为九龄堂药铺的当代传承人方联海,更是以诚信经营,造福乡邻为己任,常常为周边贫苦群众免费看病拿药,即使有人赊账,他也从不记账。多年来,方联海一直恪守“卖良心药,做善心人”的家族祖训,坚持所售中草药品质好、价格低、斤两足,深受当地群众的信任和好评。今年10月中旬,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名单揭晓,方联海名列其中,被授予“全国诚实守信模范”荣誉称号。 卖“良心药” 感恩乡邻 今年76岁的方联海,早年教过书,当过中学校长,这期间药铺由他的母亲和妻子操持。十多年前,因妻子瘫痪卧床,他才退休回到中山老家,接过了经营药铺的重担。在方联海的操持下,药铺客源不断,前来看医拿药的人络绎不绝。从每天早上的开铺问诊,到很晚才关门歇息,他每天都基本上重复做着同样的事情。即便非常辛苦,但他依然坚持挂号看病不收钱,开廉价处方,药材品质不打折。 “来‘九龄堂’看病买药,我们都很放心,药费低,疗效好,遇到穷人买药,他都半卖半送。”在当地,提及方联海,大家都纷纷伸出大拇指,夸他是“贴老本儿”的大好人。乡邻们说,方家药铺因为收费便宜、让利患者,药铺收入还不够维持日常运作。为了把药铺开下去,方联海将自己每月的部分退休金都花在了药铺上。 “曾经有人劝我别开药铺了,自己年纪大了,应该颐养天年。”“镇上原本就缺医少药,要是药铺真的不开了,乡邻们该怎么办?”方联海说,做人做事要懂得知足和感恩,方家有今天离不开当地乡邻的帮衬。 原来方家祖上在重庆巴县开药铺,后因被土匪抢劫,无法继续营生,才流落到江津中山镇,幸得镇上的乡亲提供食宿才在此落户。方家安顿下来后,为了回报乡里就又干上了老本行,上山采药,当街摆药摊,给穷苦人免费送药;还特意从医书里抄录很多单方和偏方,给吃不起药的人选用。 “是中山乡邻救了方家,我们要世世代代感恩。”谈起旧事,方联海热泪盈眶。 做“善心人” 良心至上 在方家药铺的药厨架上,除了整齐摆放的一些盛药材用的瓦罐外,在其正中显目位置还悬挂着一块匾额,上书“人参”。其中的“人”多加了三撇,就又成了一个变体的“心”字。 “做人做事,要懂得感恩,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指着匾额,方联海道出了这块匾额的尘封往事。 60多年前的一天,一个外地人在中山镇街头突然昏倒。面色苍白、四肢颤抖、呼吸微弱。方家人闻讯,立即赶到现场,经过检查,方联海的爷爷方九龄决定用家族一根极为珍贵的东北人参来救这个陌生人。 通过救治,那人醒了过来,起身给众人磕了一个头就匆匆离去。一个月后,那人再次出现在中山镇,在方家药摊前放下两支上好的人参、几百块钱和一封信。原来被救的人是重庆来的大客商,这是专程感恩来了。按照信上的叮嘱,方家用送来的银子和自家积蓄扩大了店面,开起一家新药铺。新店开张时,方家人特地制作了这块牌匾,以提醒后人要用“心”待人,争做“善心人”。 在当地,方家“救人”与“被救”的故事,时至今日依然被人津津乐道,反复讲述。 “方家药铺到了我这已是第12代,我要扶持子女坚持把药铺开下去,更要将‘卖良心药,做善心人’的祖训传承下去。”方联海告诉记者,他时刻提醒自己,做人要对得起父老乡亲,做事要对得起国家和社会,这样才能不枉此生。 方联海赠医送药、造福乡里的善举,曾一度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