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学术动态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江苏溧阳秦堂山遗址考古取得阶段性成果

国学新闻| 学术动态

2015-12-10 07:01| 發佈者: 悼武华夏| 查看: 1821| 評論: 0|來自: 国学网

摘要: 江苏溧阳秦堂山遗址考古取得阶段性成果系目前已知保存面积最大、最完整的马家浜时期文化遗址之一溧阳秦堂山遗址出土的陶鼎溧阳秦堂山遗址考古现场(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供图)    常州12月7日电 记者苏雁、通 ...

江苏溧阳秦堂山遗址考古取得阶段性成果

系目前已知保存面积最大、最完整的马家浜时期文化遗址之一

20151209_007

溧阳秦堂山遗址出土的陶鼎

20151209_008

溧阳秦堂山遗址考古现场(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供图)

    常州12月7日电 记者苏雁、通讯员许学建近日从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获悉,经过3年两次小规模考古发掘和专家论证,江苏溧阳秦堂山遗址考古勘探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出土了玉玦、玉璜、鱼管、陶鼎、陶罐、石钺、石环、八角星纹陶纺轮、陶豆、陶杯、陶釜、陶簋、陶钵、陶钺等文物。其中,以马家浜文化遗存最为丰富,核心区面积约4.5万平方米,是目前已知保存面积最大、最为完整的马家浜时期文化遗址之一。

    秦堂山遗址位于溧阳市上兴镇东塘村委章村西约300米处(上沛石灰厂东侧),北距上兴镇约4公里,东南距溧阳市区约26公里。3年前,溧阳市上兴镇东塘村村民在清理河道时,发现许多红色和灰色陶片,后经考古专家现场调查而发现这处遗址。从2013年开始,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和溧阳市文化广电体育局、溧阳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组成考古队,在这里考古发掘了400多平方米。

    “多年来,关于马家浜文化的考古有很多,但比较零碎,而秦堂山遗址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完整,为了解马家浜文化时期的人地关系、自然环境等提供了充足的资料,可重现6000年前苏南地区先民的生活状态。”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林留根介绍,整个遗址总面积达18万平方米,中心区面积约3.2万平方米,其中有6000年前的房址,涵盖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广富林文化、马桥文化及唐宋、明清不同时期文化遗存。“聚落的生活区被环壕包围保护,内部是生活区,外部是墓葬区,旁边还有生产区等。”

    记者在现场看到,整个遗址呈不规则椭圆形,而遗存就在地下1米处。在发掘的壕沟两边堆土上,有密密麻麻的蚬壳和螺蛳壳,有的已经碎掉,有的依然完整。专家判断,6000年前生活在这里的先民已会采集各种水产品用作食物,而住地旁边的壕沟则被当作垃圾场,被人们扔进各种废弃物,时间一久贝壳越积越厚。

    “这些贝类没有被砸开的痕迹,而撬开贝壳又很麻烦,因此当时的人很有可能像我们一样,用水一煮,贝壳自然就张开了。”南京大学教授黄建秋表示,因为蚬类只能在洁净的水中才能生存,这表明当时的自然环境很好。

    “除了吃贝类,6000年前的人类还吃鹿肉。”考古领队甘恢元告诉记者,在已经发掘到的动物骨骼中,鹿类最多,麋鹿、梅花鹿、麂子都有,更多的骨骼标本已经被送去检验,以确定当时江苏大地上常见的野猪甚至老虎有没有被先民们捕获。

    在一片树林间,考古人员还找到了先民们居住的房子。尽管只发掘了房子的一部分,但根据发掘情况来推测,6000年前,先民们居住的是圆形房屋,大约有50平方米。

    “考古人员在地上找到了红烧土和柱栋痕迹,其中的一个柱洞看起来很大、很清晰,而且还有植物茎秆的痕迹。”甘恢元介绍,“从现有的考古情况来看,当时先民们采用了一种木骨泥墙的方法来建造房子:先用柱子搭起房子的框架,然后用树枝编织成墙,在上面抹上厚泥巴,然后火烧,使墙面和地面变得干燥坚强,最后再苫上草顶。”

    此外,考古人员先后发掘了37座墓,都是单人葬,没有发现合葬,墓葬中的随葬品也比较少,表明当时社会财富较少,且没有出现明显的贫富差距。考古人员表示,“出土文物中有石锛、石斧,那是男性的生产工具;陶制的网坠则表明,人们用渔网捕鱼。因为没有见到随葬武器,表明当时的生活环境相对和平。”

    “现有的考证,仅揭开这处新石器聚落的冰山一角。”林留根表示,随着深入发掘,相信并期盼有更大的发现。

    延伸阅读

    马家浜文化是我国长江下游太湖地区现知最早的新石器时代古代遗存之一,处于母系氏族社会晚期,因浙江省嘉兴市乍浦镇马家浜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太湖地区,南达浙江的钱塘江北岸,西北到江苏常州一带。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约始于公元前5000年,距今7000余年的历史,到公元前4000年左右发展为崧泽文化。马家浜文化及其后续的崧泽文化、良渚文化的发现与确立,表明太湖地区的新石器文化源远流长、自成系统,并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