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1998年刚到吉林长春市绿园区中医院时的情况,王青院长禁不住直摆手,“就几间平房,乌漆麻黑。平常还好,一下雨,脚上不套个塑料袋子都进不了院儿。职工也没有干劲,这样的状态哪有患者肯来。”就在这样一个设备简陋、人才匮乏的区级中医院,王青一干就是14年,也就是这14年中,绿园区中医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在的绿园区中医院下辖正阳、春城两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社区居民14万人,日均门诊量180人。该院的针灸科、儿科成了社区居民心中的“明星”科室,往往是人满为患。医院有了发展,给附近的社区居民带来了便利,头疼脑热的小病在家门口就能治好,省去了往大医院跑的麻烦,价格又相对便宜。 按照王青的说法,绿园区中医院是处在夹缝当中求生存,长春市作为一个省会城市,大型综合性医院林立,如何让老百姓看到自己、选择自己,成为区级中医院发展的一个难题。为此,医院选择了“让开大路,选择两翼”的思路,着力发展中医特色专科,果断地砍掉了竞争力较弱的科室,集中全力发展中医特色优势项目,按照老百姓的需求选择发展方向。 为此,医院积极争取政府支持,改善就医条件,营造中医氛围,大力培养人才,添置先进的仪器设备,让前来就诊的患者舒心、放心。王青认为,医院近几年来能够有长足的发展,最大的动力来自于政府的支持。随着政府投入的加大,医院没了后顾之忧,能够放开手脚发展专科专病,中医特色越来越鲜明,优势越来越凸显,这反过来吸引了更多的患者选择中医院,形成了良性循环。 就医环境改善了,设备设施健全了,人才成为医院发展新的瓶颈。王青发现,为什么人才不愿意来基层,他们怕的就是视野变狭窄、医术被荒废、个人价值无法实现。针对这些顾虑,医院让科室骨干去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型中医院进修,拜在中医名家门下,开拓视野提升医术。进修学习期间,医院保证他们的工资、福利不变,同时提供学费、交通费以及专门用作奖励的进修费,为人才成长创造有利条件。 面对发展的大好机遇,医院将人才选派出去学习的措施短期来看确实对日常工作造成了一定影响,但是这招“棋”慢慢显示出了“后劲”,针灸科、儿科的发展壮大都得益于科室主任眼界和能力的提升。 王青说,回想10多年前,即使是同在一个长春市,各个中医院的院长互相都还不太熟悉,和政府管理部门的联系就更少了,横着、竖着都串不起来。现在政策、项目一项项落到实处,中医人越来越有底气和干劲。一听说哪家中医院发展有特色,大家都去看、都去学,这种奋发有为的“精气神”让人振奋。 随着医院承担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责任,该院在医疗和预防保健能力建设,服务百姓健康,提升中医药贡献率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绿园区卫生局党委副书记吴畏说,在基层推进医改的目标之一就是服务民生,满足老百姓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中医院不仅完成了这一使命而且发挥了“简、便、验、廉”的特有优势,让老百姓享受到了医改的成果。 如今,每到下午1点半,医院职工就会带领着附近居民和就诊患者在大厅中练习太极拳,到了讲座日,还会邀请中医药科普专家举行文化宣讲,绿园区中医院慢慢融入了社区居民的生活,成了离他们生活最近的健康守门人。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