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学热的兴起,现代私塾也应运而生 私塾是我国古代社会一种开设于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的民间幼儿教育机构,是旧时私人所办的学校,以儒家思想为中心。近几年,随着国学热的兴起,私塾在我国各地又开始逐渐兴起,就我市而言,每年都有新的私塾开设。只不过,现在的私塾以学习国学经典为主,在此基础上也增加了外文经典诵读、中西方经典音乐欣赏等。目前,此类私塾备受一些幼儿家长青睐,但是反对之声也不绝于耳。 现象观察 私塾学什么?以教国学为主 近几年,随着国学热的兴起,私塾在我国各地又开始逐渐兴起。 2011年,路桥开设了台州第一家名叫“瞻谦学堂”的私塾,吸引了不少家长以及希望从事国学教育的人。在随后的几年中,天台、椒江、仙居、临海、三门等各地陆续出现了以国学教育为主的私塾。截至目前,我市已有此类私塾10多家。 传统的私塾主要从事启蒙教育,称为“蒙馆”,在教学内容上主要是识字。现在的私塾,则因为创办者目的的不同,所学内容表现出很大的差异,但总的看来,则是以学习国学经典为主,不过比古代私塾中所学内容要宽泛许多。 据了解,我市各地的私塾以全天候地诵读经典为主,每天读8小时左右。其中,中文经典包含《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国学经典,外文包含《圣经选》、《莎翁十四行诗》、《仲夏夜之梦》、《英文名著选》等。各学堂寄宿一年的学费(包含寒、暑假班)在2.5万元至3万元之间,走读的一年学费在2万元至2.5万元之间,暑假班(30天)学费是2000元左右。 椒江一家私塾的杨老师告诉记者,他们除了教孩子诵读中西方经典之外,还教育孩子“力行习劳”,要求孩子自己刷碗、叠被子,回到家要给父母洗脚、捶背,看到别人要有礼貌地打招呼。杨老师说,这些都是为了让孩子学会经典所传递的礼、义、孝、悌,如果一个家庭里,父母和孩子都在“力行习劳”,那么长此以往,良好的家风家道便形成了。 除此之外,这家私塾还在孩子们的学堂里放置了三台专业的音响,课间同时播放中文经典、英文经典和中西方古典音乐。“大人们肯定会觉得三台音响同时播放会产生噪音,其实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每天所处的环境都是嘈杂的,有时远比三台音响同时播放来得嘈杂得多,与其让孩子听没有营养的声音,不如听点高质量的声音,这是一种训练,也是私塾教育的一部分。”杨老师说。 除此之外,一些私塾还涉及书画鉴赏等美术类的内容。 支持派 看重私塾四大优点 现代私塾的创办者和把孩子送进私塾的家长普遍认为,学校教育采用大班教学的方式,教师不能因材施教,学生接受不到个性化的教育。教学以知识的传授为主,在升学的压力之下,冷落了德育,轻忽了做人的培养。一小部分家长认为,学生花费了很大气力所习得的内容,往往有知识没文化。 椒江的蔡女士自身是一名中学教师,六岁的儿子没有在幼儿园里学习,而是选择了一家私塾。孩子平时主要诵读国学经典和外文经典。每天7点到校,上课前,孩子们会在老师的带领下跑跑步、打打太极,假期也会开展夏令营活动。 “昨天,儿子的书院邀请家长去监督孩子们的期末考试,我看到儿子在镜头前站立一个多小时,连贯地背诵出《论语》的1—11章,我非常感动。不是因为我觉得自己的孩子有多厉害,而是被小孩子的潜力所震撼。”蔡女士说,儿子这学期学了《论语》、《大学》,下学期将要学《孟子》。 跟很多私塾一样,蔡女士的儿子每天的学习内容仅限于诵读,也就是说,孩子只会背,但并不知道意思。但蔡女士并不担心孩子会因此变成只会背书的“书呆子”。从她的观察来看,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本身就很喜欢读读背背,他们并不觉得诵读很枯燥,反而背得津津有味。至于背进去的内容,哪怕当下孩子并没有理解,待他们长大,这些记忆深处的东西便能被调动出来为他们所用。蔡女士说,她会选择送孩子上私塾代替幼儿园,但并不打算让孩子脱离正常的体制内教育,年龄到了依然会选择送孩子进入小学,接受正常的九年义务教育。 记者通过采访发现,家长们之所以选择让孩子上私塾,原因是私塾有四个优点是传统的幼儿园教育里没有的。第一,私塾老师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显得不那么枯燥、功利,他们往往很有爱心和耐心;第二,私塾都是小班化教育,几个孩子一班,孩子能享受到的教育资源较多,受到的关注度更大;第三,他们认为,在当下这个大环境下,孩子们缺的其实并不是文化知识,而是立本之道,私塾里教的国学经典就能传输给孩子做人的根本,让他们学会礼仪、孝道和仁义;第四,从开发大脑的角度来看,幼儿阶段是孩子记忆的黄金阶段,而汉语、英语都是记忆的东西,多读多背,奠定良好的基础总是没有错的。大部分家长也都表示仅仅是在幼儿园阶段,会选择私塾。 反对派 私塾存在先天不足,不应代替体制内教育 私塾在得到一些家长的追捧时,反对之声也不绝于耳。反对派认为,现代私塾存在合理性的同时,也存在先天不足。 椒江的林女士认为,在我国古代文化典籍中,蕴藏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为人处事的道德标准,但这些人生哲理和道德标准并不具有超越特定时代的永久价值。其中一些内容,早已和现今的时代圆凿方枘,不相契合,传授给那些分辨能力还很弱的儿童,尤其不合时宜。而且,私塾没有体现循序渐进这一行之有效的教学原则,让儿童将连专家学者也难以理解的文献生吞活剥,意义不大。 另外,在历史上,满腹经纶而大节有亏的不乏其人。所以,简单地背诵国学经典,并不能把传统文化的根留住,也不能提高国民素质。 记者了解到,现在一些青睐私塾的家长甚至不让孩子接受体制内的小学教育,送孩子到外地的私塾学习。这种做法在同是家长的黄先生看来是非常极端的。“这种对古代经典的过分倚重,排斥全面的现代教育,可能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让儿童远离现代社会生活的实际,难以和下一个阶段进一步的学习对接,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黄先生说。 反对派家长还认为,所谓现代私塾还存在很多问题,办学许可、教学场地、师资力量、内容设置、安全隐患等都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同时,私塾在教学内容上没有把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相结合,没有增加自然和科学技术等相关课程教育,培养出来的孩子将来难以融入社会。 中间派 建议在体制内教育中加入国学教育 中间派的家长们认为,对于私塾教育不应该一票否决,毕竟国学经典教育是私塾教育中的经典,应该保留。建议在体制内教育中加入国学教育。 在我们台州,一些小学也很重视国学的教育,比如椒江实验小学的国学教育就取得了不错的反响。也有不少学校开设了国学兴趣班,临海永丰镇沿溪小学更是给每位学生发放了《论语》一书,并制定了一系列的奖励措施,鼓励学生们在课外时间多读经典。 而在学龄前教育中,很多幼儿园开设了国学课,《三字经》、《弟子规》等童蒙书成为了首选的教材,椒江区的定慧幼儿园很巧妙地将国学融入幼儿园的教学中,让孩子们学习、玩耍两不误。 椒江幼艺集团董事长任丽娟对私塾教育中的国学经典教育是认可的。因为国学是中国的文化,有很多真善美的内容值得孩子甚至家长学习。私塾教育的兴起也是对现行幼儿教育的一种补充。多读些经典,学习礼、义、孝、悌,对于孩子的成长是很有好处的。 不过,她认为,将私塾完全代替幼儿园的教育值得商榷,不妨尝试以四书、五经等国学经典教育为切入点,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法,她也很想将国学经典加入幼儿教育中,但是苦于找不到好的国学老师。 “国学是博大精深的,教国学的人需要一定的文化境界,这些年我到处寻找,想引进比较规范的国学教育模式,但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任丽娟告诉记者,现在社会上也有很多针对幼儿教师的培训,学个半个月或者几个月就回来教小朋友,这样其实对孩子是不负责任的,所以宁缺毋滥。 链接 “私塾”现象引发的反思: 现行教育方式要多元化 私塾教学的产生是对现实学校教育的一种挑战和警示,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回归教育本性的一种呼吁。今天的学校教育缺乏生命活力,不能满足民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个性化需求。需要教育学术界反思,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改革现行考试体制,优化教育方式,推动“体制”内教育的进一步完善。 从某个角度可以说,现代私塾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表征之一,见证了一种开放、多元、自由而宽容的社会文化形态。不管怎样,私塾的存在等于在长期以来铁板一块的教育体制身上撕开了一个小小的口子,让人得以观察到另一种教育方式的生长过程。或者说,作为一种教育探索,它给人提供了更多教育选择的可能。对于绝大多数人的成长而言,去学校化既不可能也无必要,但是,如何让“在家上学”成为“在校上学”的有益补充,如何将两者的长处结合起来,恐怕是社会需要早日凝成的一种教育共识。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