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中医药发展规划升级至国家战略。《纲要》指出,到2020年,中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之一。对于我国中药产业而言,这无疑是一场“及时雨”。一直以来,质量标准缺失、专利意识淡薄、科技研发滞后等问题困扰着我国中药产业,国际中药市场已被“洋中药”垄断,国内市场也越来越受到“洋中药”的冲击,国药振兴之路任重道远。 多名业内人士表示,期盼《纲要》落实过程中,在完善中药质量标准、中药知识产权保护、鼓励企业科技创新等方面出台细致、可操作性强的政策细则,从中药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让老祖宗传下来的中药瑰宝走向世界,实现华丽转身。 首先,制定细致的中药质量标准体系。华森制药集团董事长游洪涛建议,传统中草药养生讲究原料的道地性,“道地药材”是高质量产品的第一保证,应对中药材种植的各个环节,如每亩地的种植密度以及水、农药、肥料的使用等方面做出详细规定。 与此同时,太极集团董事局主席白礼西建议,中药产品的质量标准,不仅要将复方中药的药理成分分析清楚,还应包括各种成分对什么疾病有效,各种成分之间的比例如何组合,对什么疾病有什么治疗效果等。生产流程的标准、生产基地标准、管理标准、包装标准等也都需要明确。另外,在完善质量标准体系的同时,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过程监管,对使用违禁农药、成分药效标示不清等违规行为予以严厉处罚。 其次,加强中药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一方面,可考虑建立中医药和知识产权保护专项机构,开展知识产权研究,引导企业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从科研、经营策略和发展战略的高度重视专利作为无形资产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借鉴其他国家的相关法律,研究制定既符合我国中药特点,又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知识产权制度,缩短专利审批周期、扩大保护范围,同时与国际接轨,为我国传统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寻求国际依据。 第三,出台一揽子可操作性强的政策细则,加大对企业创新的支持鼓励力度。例如,目前中药企业科技创新大部分是靠企业自身组织力量完成,而科研人员又分散在不同的科研院所,难以形成合力,可建立中药研发国家队,整合社会智力资源,打造“没有围墙的研究院”。 同时,应破除挫伤企业创新积极性的体制机制障碍,在政策层面对企业创新予以支持鼓励。例如国家不仅应对新药研制期间予以支持,还应在产品进入市场后继续予以大力支持,例如对实现创新突破、获得核心专利的企业加大奖励力度,支持新药优先进入医保目录、基药目录,要求各省市对新药优先招标采购等。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