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计划生育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以直报怨,计生人员分流的最佳去向是养老院

国学新闻| 计划生育

2016-6-1 23:22| 發佈者: 延章| 查看: 2692| 評論: 0|原作者: 延章

摘要: 子曰以直报怨。计生之枉害甚,致于失独无後者亿万众也,则何为其直耶?以民之有嗣有养也。此亦社稷之公正所在焉。又谚曰,矫枉过正,何谓哉?令计生执法者断子绝孙,伺服失独者可至其正其直矣。 ...

随着计生政策的逐步放开,及依法治国的落实,昔日由社会抚养费养着的强制性暴力执法人员将会成为政府的累赘。

由于其数量庞大,及群体的暴力属性,多余的计生人员安置不当甚至会成为危害社会稳定的因素。国家人口计生委公布的《第四次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人事统计公报》显示:“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工作人员共计五十万八千七百一十三人,含乡(镇、街道)自招自聘人员四万五千五百五十五人,其中女性比例为百分之五十六点七四;少数民族比例为百分之九点七。 ” 这意味着人员分流不当,极可能造成至少三十万人口的社会治安危害队伍。三十万人对于十几亿的人口而言并不高,但对比一下中国军队人口数量便足以警醒多数人:据二零一三年的统计数据,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人员二百二十八万人,预备役二百三十万人。

那么,计生人员分流的最佳去向在哪里?

以下是学者杨支柱的巧妙解决办法:

作者:邓新华人文经济学会特约研究员

来源:公号“人文经济学会”

学者杨支柱生了两个女儿,曾经被罚款24万,被工作的学校处分。最近,湖北公安县计生人员维权,要求提高待遇。现在生育率普遍降低,政策也渐渐放开,计生人员被分流已是势所必然。杨支柱给计生人员分流出了三招:一是分流到反腐部门,减少官员数量;二是去给动物结扎上环堕胎;三是到失独老人院去端尿盆。

尽管计生部门在减少人口上确实有经验,但利用他们去减少官员人口的建议恐难实现。

人口专家家何亚福曾经说:“我并不是一概反对养狗,然而,如果中国真的是资源不足,那么,与其限制人们生孩子,不如限制人们养狗。在我看来,无论狗多么可爱,也比不上人类的孩子可爱。况且,狗长大后并不会给社会带来多大的价值,而孩子长大后,却能创造出比抚养费更大的价值。”何亚福的话很有道理。目前大城市流浪狗泛滥成灾,控制狗的数量、以免造成资源紧张,的确很重要,也算是有管理之权,但心理转型比较大,所以杨老师的第二个建议也不能为计生人员所接受。

杨老师的第三个建议非常具有可行性,既有利于计生人员分流就业,又能解决一部分计生造成的问题。

过去计生人员做宣传,常说少生孩子利国利民,少生孩子就是贡献。网友把过去的宣传概括为“只生一个好,政府来养老”。现在如此多的失独老人,按照计生宣传,他们都是为国为民做了贡献的,如今晚景凄凉,计生人员过去不让他们生孩子,现在为他们服务,岂非合情合理?

可能会有人说,失独老人有一些政府补贴。但那点补贴抵得什么事?能比得上人家有儿有女的父母吗?计生人员温暖失独老人的晚年,责无旁贷。当然,也不局限于服务失独老人。为其他任何老人服务都是可以的。

估计很多计生人员不会愿意进行这种转型。原因很简单,以前管别人生不生孩子,是权力,而照顾老人生活是服务,服务哪有权力爽?财政发工资,还有社会抚养费返还。至今仍有很多计生人员认为自己的工作是巨大的贡献,认为计划生育是“服务”,既然如此,从一种服务工作转向另一种服务工作,又有什么理由拒绝呢?

计生人员分流到养老院,不能再吃财政饭。计生的最重要理由是,人口太多造成资源紧张,不利于发展。先不管此论点对不对,至少,吃财政饭的人太多,确实会造成资源的困境。计生人员不吃财政饭,岂不能替经济发展减轻负担?这恰好符合计生的一贯逻辑。

传统上,是养儿防老的。但计生对养儿防老的传统破坏很大,使得中国的养老市场大得很。既然计生制造了这么庞大的养老市场,计生人员理应投身这个市场,用勤劳的双手服务市场、养活自己,怎么还能吃财政饭?

作家莫言的小说《蛙》写了搞作为乡村医生的“姑姑”,一面行医接生,一面带领徒弟们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做结扎、流产,晚年活在矛盾和痛苦之中。不知有多少计生人员有“姑姑”这样的心境,如果有这种心境,通过在养老院服务来缓解心理矛盾,既有利于老人的福利,也有利于自身的心理健康,一举两得。杨支柱老师的建议可谓充满智慧与慈悲。

杨教授的这个办法是否可行?对于国家政策执行者而言是否公正?网友的这段评论从人道正义上给了肯定的答案。

子曰以直报怨。计生之枉害甚,致于失独无後者亿万众也,则何为其直耶?以民之有嗣有养也。此亦社稷之公正所在焉。又谚曰,矫枉过正,何谓哉?令计生执法者断子绝孙,伺服失独者可至其正其直矣。

所以,以直报怨,计生人员分流的最佳去向绝对是养老院。


鮮花

握手
2

雷人

路過

雞蛋

剛表態過的朋友 (2 人)

最新評論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