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文化论坛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一卷看泾川 阅尽三百里记〖泾县村落〗梳理的安徽泾县文化与历史 ... ...

国学新闻| 文化论坛

2016-10-12 09:14| 發佈者: 对酒當歌| 查看: 2345| 評論: 0|來自: 国学网

摘要: 一卷看泾川 阅尽三百里——记〖泾县村落〗梳理的安徽泾县文化与历史【以史鉴今·地方志的故事】『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安徽泾县,是宣纸与宣笔的发源地,历史悠久, ...

一卷看泾川 阅尽三百里——记〖[wiki]泾县村落[/wiki]〗梳理的安徽泾县文化与历史

【以史鉴今·地方志的故事】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安徽泾县,是宣纸与宣笔的发源地,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但说起文化名片,最为家喻户晓的还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这首〖[wiki]赠汪伦[/wiki]〗。

说起〖[wiki]赠汪伦[/wiki]〗,许多人自然还会想到『十里桃花』与『万家酒店』的故事。这个被大家戏称为最早且最成功的广告营销案例,究竟是真是假,已经成为游客前往桃花潭一探究竟的『兴奋点』所在。翻开〖[wiki]泾县村落[/wiki]〗,书中的记载会告诉你:桃花潭西岸有一个万村。春秋晋国大夫毕万的后人,东晋时迁居于此,繁衍生息。历史上,这里有一条卵石铺就的商业街『万店街』,街上唯一一家沽卖万氏家酒的就是万家酒店。李白来到此处,还结识了『扶风豪士』万巨,并一口气写下〖[wiki]早过漆林渡寄万巨[/wiki]〗〖[wiki]访巨公吟[/wiki]〗〖[wiki]扶风豪士歌[/wiki]〗〖[wiki]赠扶风豪士三十韵[/wiki]〗等诗篇。

『方志的功效,就是要留住历史,鉴往知来。』肖华,泾县方志办主任,也是〖[wiki]泾县村落[/wiki]〗一书的主编。他告诉记者,编纂〖[wiki]泾县村落[/wiki]〗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把自秦时建县以来,如今还屹立在这方土地上的遗存与有据可考的历史文化记录下来。书中所收的泾县36个村落,包括了4个中国传统村落和10个安徽省传统村落。通过充分挖掘地方档案和方志谱牒资源,〖[wiki]泾县村落[/wiki]〗记述了这些村落的历史沿革、自然风貌、风俗民情、人文景观。世家大族、经典村落、红色村落等悠久的历史人文内涵尽悉呈现。

四柱三层牌坊式门楼,五朵斗拱屋面,略带翘角分三层覆盖门楼,德公厅屋的古朴典雅与雄浑大方,令每一个到访者惊叹不已。而诵清堂、爱日堂、光裕堂等一幢幢古建的高大宏伟、结构精致,更是让人流连忘返。走进依山造屋、傍水结村的中国古村落查济村,无论是这里『门外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的和谐布局,还是门窗扇格的木雕、厅堂柱础的石雕、门楼门汇的砖雕的繁刻精镂,都让这里成为许多游客向往的圣地。『这里每一幢房,每一座桥,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生长在查济村,又一直在古民居管理处工作的查从俭,是一位热爱查济村而又勤于研究的业余文化学者,也是〖[wiki]泾县村落[/wiki]〗的特约作者。查从俭告诉记者,记载下一幢幢古建的历史沿革与文化之脉,是传承保护的当务之急,〖[wiki]泾县村落[/wiki]〗生逢其时。

『书中的详尽记载,既是我们保护的依据,也是今后开发利用的内容。』泾县茂林镇,是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江南名镇』。这里不仅青山环绕,东溪古溪两水相抱,魁峰挹秀,风光秀丽。而且史上名人辈出,为官者,如清代吏部尚书吴芳培、江南河道总督潘锡恩、新中国第五任财政部长吴波等;为文者,有并称『茂林三吴』的近代书法家吴玉如、文学家吴组缃、画家吴作人……现存的唐、宋、明、清风格建筑各异,府第轩园、楼亭坊塔尚存300余处,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潜力巨大。谈起〖[wiki]泾县村落[/wiki]〗中收录的8个自然村落的文字,镇党委书记胡晨如数家珍。

千年寿纸发源地的小岭,西来一镇亦古渡的章渡,青衣江畔古县城的安吴,洋船老屋孝犹在的黄田……谈起〖[wiki]泾县村落[/wiki]〗中梳理的泾县两千多年文化与历史,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丽云介绍,因图文并茂、史料翔实而广受文化学者好评的〖[wiki]泾县村落[/wiki]〗,既是泾县人重视历史文化传承的象征,也是进一步发掘历史文化资源,做大做强文化旅游的核心竞争力。

『泾川三百里,若耶羞见之……佳境千万曲,客行无歇时。』李白曾经在〖[wiki]泾川送族弟[/wiki]〗一诗中这样赞叹泾县的山水人文。如今,佳境犹在,〖[wiki]泾县村落[/wiki]〗让游历山水寻觅乡愁的我们一卷看泾川,阅尽三百里。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