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中醫中藥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給中醫藥發展巨大空間

國學新聞| 中醫中藥

2016-11-3 09:19| 發布者: 是飛| 查看: 1981| 評論: 0|原作者: 丁洋|來自: 中國中醫藥報 

摘要: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在國家層面提出的健康領域中長期戰略規劃,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突出了大健康的發展理念。 【綱要】設立了『發揮中醫藥獨特優勢』專門篇章,更明確 ...
聲明 / 聲明 醫學內容僅供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網上任何關於疾病的建議都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斷。
醫學內容僅供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網上任何關於疾病的建議都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斷。

【[wiki]『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wiki]】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在國家層面提出的健康領域中長期戰略規劃,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突出了大健康的發展理念。

【[wiki]綱要[/wiki]】設立了『發揮中醫藥獨特優勢』專門篇章,更明確了中醫藥的重點任務,同時在全篇多處提及中醫藥,將其融入健康中國建設各方面。尤其提出在健康產業領域,健康服務業總規模將從2015-2020年的8萬億元,增加到2030年的16萬億元。中醫藥業內專家認為,【[wiki]綱要[/wiki]】為中醫藥發展帶來巨大空間。

協同發展 拓展空間

『在【[wiki]綱要[/wiki]】中的多個篇章提及中醫藥,體現了中醫藥發展的巨大空間,着實令人鼓舞。我們中醫藥人應當搶抓機遇,乘勢而上,為健康中國建設作出獨特的貢獻,引領、促進中醫藥持續發展。』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院士說。

在他看來,落實【[wiki]綱要[/wiki]】需搭建相關中醫藥技術和服務體系,從根本上改變中醫藥發展失衡和梗阻狀況,為中醫藥可持續發展夯實基礎。例如,建立中醫養生保健治未病理論技術體系、建立中醫藥疾病康復理論技術體系、完善疾病防控和治療理論技術體系、構建中醫藥基層服務體系等,讓中醫藥在重大疾病治療中的協同作用、在疾病康復中的核心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wiki]綱要[/wiki]】無疑為我們打開了新視野。』上海中醫藥大學副校長胡鴻毅表示,今後中醫藥在健康領域要有新的布局,不僅要保證中醫藥醫療服務的公益性,也要面向未來,研究出更多的健康產品和中醫藥個性化服務。

北京市中醫管理局局長屠志濤則認為,下一步,各地應拿出讓【[wiki]綱要[/wiki]】真正『落地』的方案,讓中醫藥優質資源下沉到基層,助力基層建設;形成更多的中醫藥健康產品,拓展中醫藥發展領域。

樹立『治未病』優勢旗幟

『健康中國離不開中醫藥元素,中醫藥在健康中國建設中將大有可為。』安徽省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董明培認為,【[wiki]綱要[/wiki]】凸顯新時期中醫藥戰略定位。充分發揮中醫藥『治未病』優勢,將有利於實現人人享有中醫藥的目標。

在甘肅省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甘培尚看來,【[wiki]綱要[/wiki]】是對衛生健康領域最全面的一次部署,其中對提升中醫『治未病』能力的規劃更是切中核心。『今後,中醫藥不僅要起到治療作用,更要在養生保健中發揮優勢。』

雲南省中醫藥管理局局長鄭進認為,應通過實施中醫治未病健康工程,將中醫藥優勢與健康管理結合,探索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險為一體的中醫健康保障模式。

山西省中醫藥管理局局長冀孝如認為,發揮中醫治未病特色優勢,更有利於推動衛生關口前移,解決中醫藥總量不足、服務領域萎縮、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不足等問題,保證中醫藥的可持續發展。

全方位部署 建設健康中國

此次【[wiki]綱要[/wiki]】對發展健康服務新業態做出了戰略部署,這讓海南省三亞市中醫院院長陳小勇深受鼓舞。海南省在中醫藥健康旅遊方面做了一系列探索,他認為,【[wiki]綱要[/wiki]】更明確了今後發展的目標。『中醫健康旅遊一定要凸顯其公益性,要在中醫健康旅遊中要體現內涵性,挖掘創新服務產品,讓更多的人接受中醫健康服務。』陳小勇說。

『我們需要推倒圍牆,形成大開放、大協同的人才格局,多學科合作共進,國內外協作攻關,促進中醫藥原創思維與現代科技結合,積極轉化成果,為健康中國建設做出新貢獻。』張伯禮表示,需要建立完善中醫人才培養供需平衡機制,優化人才結構。同時,創新人才使用評價激勵機制,根據中醫藥人才的特點,建立與之適應的評價體系和評價指標。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所長陳士林說:『【[wiki]綱要[/wiki]】的發布體現了政府對中醫藥這一具有原創優勢科技資源的重視。』他表示,下一步,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將對傳統飲片、經典複方中成藥做系統梳理和開發,再此基礎上開發新藥,同時加強中藥質量研究,保證中藥質量安全可控。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