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药网『杏林菁英』视频栏目近期访谈了一位来自西安的基层中医臧平立。他谈吐不凡,无论是其学医之路还是行医历程都极具故事性,在当地小有名气,慕名去找他看病的患者络绎不绝。他常常为民间中医呼吁,很多民间中医视其为知音。 『南臧』传人学『北黄』 清代乾隆年间,山东有两位名医,一位是昌邑黄元御,一位是诸城臧枚吉,当时有『南臧北黄』之称。臧枚吉(也有写为藏枚吉),本名臧应詹,字枚吉,医术超群,在家乡行医50多年,其故事广为流传,被百姓誉为『神医』,著有〖[wiki]伤寒论选注[/wiki]〗〖[wiki]类方大全[/wiki]〗等书。黄元御,名玉璐,字元御,他提出『扶阳抑阴』以祛病延年和主温重阳的观点,曾任太医,被誉为『一代医宗』,主要著作有〖[wiki]素灵微蕴[/wiki]〗〖[wiki]四圣心源[/wiki]〗〖[wiki]伤寒悬解[/wiki]〗等11种。 1968年出生的臧平立为臧枚吉的后人,家族十世业医。他少年就跟随祖父学医,通读众多医书。从小到大一直听家人讲『南臧北黄』,臧平立一直想拜访黄元御的传人。当得知黄元御第五代传人麻瑞亭、第六代传人孙洽熙都在西安行医后,不到20岁的臧平立怀揣家传秘方,只身来到了西安,广访名医,虚心学习。 辗转之下,臧平立在西安市中医医院见到了90岁高龄的麻瑞亭。『作为西安中医界的泰斗人物,麻老一点架子都没有,给我悉心指导,解答了我很多疑问。』虽已过去20多年,臧平立回想起来仍十分激动。而孙洽熙更是成为臧平立的良师益友,二人常常探讨学术,交流心得。也正是得益于这些经历,再加上勤奋刻苦,臧平立的医术得到快速提升,在西安站稳了脚跟,并逐渐有了名气。 疗效才是硬道理 记者再次采访臧平立,是在西安。他在西安城北的同仁堂门诊部出诊,原本约好的时间,却因病人太多,一直拖到了中午。 记者在他工作室的阳台上见到一个特别大的野生蜂巢。臧平立说,治病一定要用最好的药材,这个蜂巢就是他专门高价收购的,作为处方时使用。 虽然是地道中医,但臧平立并非看不上西医,他始终认为:『中医西医各有千秋,有没有疗效是最关键的。』他说,中医讲究『天人合一』,名中医都是对人体结构和运行规律有着深刻理解的大师。 国医大师邓铁涛把中医的特点归纳为四个字:简、便、验、廉。臧平立非常认同并一直在实践着。他说,比如在男女不育症中,中医只需几百元,难治的也就几千元;而西医检查费就几千,治疗有时候得花上万元。 西安34岁的黄女士是公务员,婚后多年不育,跟着满天飞的广告跑遍了诸多大医院,但都无果。后来在当地报纸上看到相关报道后找到了臧平立,他为黄女士诊脉,确诊为『痰湿』,并告诉她比较好治,而且这种病服药一周后体征就能有明显改善。后来,患者终于有了自己的宝宝,那一刻是所有医生最欣慰的时刻。通过这次治疗,黄女士一家人都开始信任中医。 这样的病例非常多。臧平立表示,治病不论是用先进的还是传统的方法,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疗效才是硬道理,这是医疗行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古代很多医生都是跟富人多收钱,跟穷人少收钱甚至不收钱。臧平立继承了这个传统,对于一些远道而来求医的贫困患者,他往往不收诊金,有时候甚至还免费赠药。对其他的患者,他也往往在看完病后,让患者看着给。『医生是治病救人的,不能太商业化,不能挣昧心钱,否则行医就变味了。』也正是对名利的淡泊,臧平立20多年来看了无数病人,却并不富裕。家里的房子贷款还在按揭,租的工作室没有装修,十分简陋。 『当医生,不能把钱看得太重。』臧平立告诉记者,『病人是最可怜的,医生要对社会负责任。』好医术加好口碑,让全国各地的患者都慕名来找他看病。工作室挂满了患者送的锦旗。他将大量医案整理后,在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结集出版,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文献信息研究所所长苏礼和黄元御第六代传人孙洽熙为该书作序。 为民间中医呼吁呐喊 说起民间中医的生存状况,臧平立感慨万千,形容他们是在夹缝中生存。他说道,民间中医具有许多优势,他们有许多独特有效的技术和疗法,很受老百姓的欢迎。然而,在当前医疗市场的激烈竞争中,民间中医的执业状况不容乐观,多方面的原因限制了他们的生存和发展。其实老百姓对民间中医有着深厚的感情和高度的信赖,中医传统、特色疗法在民间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中医的民间传统疗法也十分丰富,是我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这些沉淀在民间具有一定科学和实用价值的方药、方法和诊疗经验,亟待我们去收集、整理、提高、应用。臧平立说愿通过自己微薄的力量,为这个群体呼吁呐喊。 臧平立很喜欢沈从文的一句话:照我思索者识『我』,照我思索者识『人』。也许正是因为内心世界的丰富,才能让这位医生感受到患者与他人的艰辛,将人性化体现在中医治疗过程的方方面面。 (责任编辑:姜洁冰)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