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文化论坛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就业压力能催生快餐化淑女 摧不出内涵气质

国学新闻| 文化论坛

2012-5-5 01:13| 發佈者: 对酒當歌| 查看: 1694| 評論: 0

摘要: 继2009年武汉纺织大学设立淑女班后,近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也在学院里开设了淑女班,旨在从“内修、外塑、才技”三方面培养在读女学生――成立淑女学院,全院在读女生只要感兴趣,都可以报名参加。(4月4日 中国青 ...

继2009年武汉纺织大学设立淑女班后,近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也在学院里开设了淑女班,旨在从“内修、外塑、才技”三方面培养在读女学生――成立淑女学院,全院在读女生只要感兴趣,都可以报名参加。(4月4日 中国青年网)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曾是中国较早的文学开端,也是后人对淑女一词的最早印象,然后如今,淑女之苗却已不再自觉“生长”,而是需要在就业压力的催化之下才“破土而出”、“重见天日”――而这不得不说是教育的失败与淑女自身演化的尴尬与悲哀,因为在外在因素的被动压力下、而最终又不会朝着正确方向发展的淑女培训,只能是一种快餐化的就业压力回避。

在武汉纺织大学淑女班里,“淑女们”所做的功课不是如何提高内在涵养、完善自身世界观,而是在练功房里苦练“丁字步”,该班的宗旨也是培养“会说话、会写字、会走路”的“真、善、美”现代女性,――而以上这些恰好正是此类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面临就业时所需要的技能。于是,他们一拍即合,“淑女”一词就被巧妙地借用了,而笔者认为,似乎“XX职业技能培训班”更合适。楚天都市报在报道当年武汉纺织大学淑女班事件时也讽刺性的用了《“定制”淑女》这一题目。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虽有所“创新”――不强制学生选淑女班课程、“淑女”课程也不再有门槛、增加了“内修”理念,但对于两所高职院校来说,增加学生就业砝码似乎才是最重要的使命,而所谓的“内修”即使是其初衷之一,随着课程的进行,也只会慢慢被无情地遗弃――女学生与校方都有一个就业的共同交织点,在课程中途共同“叛变”有其合理性,也是必然的。

社会竞争加剧对于人们就业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为及时获取一份工作来养活自己,各种快餐化的加工与制作开始大行其道。而相对于男性来说,女性的就业似乎更偏重于无形化、隐性化、服务化,那么与之相对口的“社交礼仪、服饰搭配、女性化妆”等课程自然也就有了“市场”。然而,严格意义上的淑女仅仅只是局限于此等表面工作吗?当然不是。《说文解字》对于“淑”字有如下解释:“淑,清湛也。”就是说要想成为淑女就必须具备有像清澈的水一样的品质。

品质是内在的,是无法用礼仪技能、化妆技能等所简单代替的;而笔者认为这种快餐化的“淑女”只能解一时之需,想要经受住时间的长久考验,还得从内做起。(王祥 来源:华龙网)


来源:人民网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