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承德4月1日电(张帆)河北省承德市老学者李景瑞日前对中新网记者表示,自己以前在一些著作中有关“平泉马盂山是契丹族发祥地”的说法不准确。通过近几年的研究,终于弄清楚现今的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和阿鲁科尔沁旗地域才是契丹族发祥地,平泉县应是当时辽国盛世京都(中京)管辖的畿地。
李景瑞说,关于契丹族发祥地马盂山,众说不一,有人以为是承德市平泉县北部马盂山(光头山),有人认为马盂山是喀喇沁旗的马鞍山,有人认为马盂山在赤峰市宁城县境内等等,其实都是以讹传讹。通过近几年反复学习《中国通史》、《二十四史精华》中的辽史、《辽史纪事本末》和查找《辞海》,李景瑞说:“我明白了这种祖神传说,就是没有先讲解辽国历史概况,而是先讲解祖神传说,颠倒了正史和陪衬的关系。包括契丹族发祥地在内的只是辽国正史陪衬,并不能替代辽国历史及契丹族发祥地真相。其二,就是没有认定永州木叶山是契丹族起源之地,而是把马盂山作为契丹族发祥地。” 《辞海》中是如此叙述:发祥――语出《诗・商颂・长发》“浚哲维商,长发其祥”。李贤注:“言发祯祥以流庆于子孙”。后因歌颂帝王出生或创业之处为“发祥地”,也泛指开始建立基业的地方。李景瑞说,契丹族创业者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生于唐咸通十三年,872年),“契丹的迭刺部霞濑益石烈乡耶律弥里人”,即今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人。916年耶律阿保机自立为皇帝,即辽太祖,国号契丹,年号神册,神册三年(919)二月建皇都临潢府(今赤峰市巴林左旗波罗城)。926年,耶律阿保机去世。2008年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就包括“内蒙古巴林左旗辽代祖陵陵园遗址”。学术界已经确认这就是耶律阿保机的陵墓。 契丹族是我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共存在了一千多年。契丹建立的辽朝,共历九帝,统治209年。目前,承德市各县已发掘辽遗址231处,墓达46处。其中,平泉县发掘契丹皇室贵族墓葬遗址10多处。李景瑞说,从目前发现的文物古迹和墓葬来看,大都是在第六继位圣宗帝、第七继位兴宗帝、第八继位道宗帝三朝执政年间,或者说是在辽国已达到盛世中期和衰老晚期的墓葬遗址文物。 李景瑞说,自己在过去统编《承德民族开发史》(2003)和《承德民族历史与建设文化大市学术论坛文选》(2006)两书辽国历史章节中,却把辽国盛世京都管辖平泉畿地误认为是契丹族发祥地。将辽国中晚期墓葬遗址文物,如死于“第六位”圣宗帝执政时期(1008)的契丹宗室贵族家庭出身耶律加乙里妃墓、死于第七位兴宗帝执政时期(重熙年间―1039)的景宗帝长女耶律观音奴墓和死于道宗帝执政时期的陈国公窦景庸墓等,作为辽太祖阿保机称帝建国早期发祥地的佐证对号,显然脱离了辽国历史原貌。 “辽国盛世中期时的办公地点已迁至中京(现在的内蒙宁城县)。平泉临近宁城,所以说平泉应当是辽国京畿之地,是契丹族生产生活的一个主要区域之一。”李景瑞说,由此可知,将辽国中晚期墓葬遗址文物作为契丹族发祥地的佐证对号,既是不尊重中国民族的信史,又是对确实可信的辽国历史误解,应该修改更正,正本清源,不要叫下一代混搅了。 平泉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素有“京冀门楣”、“通衢辽蒙”、“鸡鸣三省”之称。五十年代,辽景宗与萧太后之长女大长公主墓在该县蒙合乌苏乡八王沟村的发现。随后,附近的辽南院枢密副史窦景庸墓、萧福延、萧延宁妻墓也相继发现。 三十多年来的考古中,平泉县共征集文物1.8万件,其中70%为辽金时期。出土的主要有鸡冠壶、凤首瓶、三彩陶罐、三彩方盘、二龙戏珠银冠、犁铧、犁镜、马具等大量珍贵辽代文物。当地认为,这些古墓及其遗物的发现足以说明马盂山就在平泉,平泉就是契丹人的故乡。当地还搜集了许多契丹民族发祥的传说,其中有关契丹始祖是在马盂山乘白马沿土河东去的记载,成为平泉作为契丹发祥地的有力证据。近年,平泉县还提出了“契丹祖源”城市品牌,2011年申报的《契丹始祖传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