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獲好評 成為"吃貨必看"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2-5-21 18:37| 發布者: 沙舟| 查看: 1466| 評論: 0|來自: 重慶商報

摘要: 在食品安全問題鬧得寢食難安時,近日在央視一套深夜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國】卻紅得不可收拾。它不僅成為『吃貨必看』的美食紀錄片,還打敗各種電視劇,把守着電腦的80後、90後觀眾重新拖回到電視機前,每晚準點追看, ...
在食品安全問題鬧得寢食難安時,近日在央視一套深夜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國】卻紅得不可收拾。它不僅成為『吃貨必看』的美食紀錄片,還打敗各種電視劇,把守着電腦的80後、90後觀眾重新拖回到電視機前,每晚準點追看,微博、論壇幾乎都是討論它的影子……共7集的【舌尖上的中國】並非只是在優美的音樂、精緻的鏡頭中讓吃貨們垂涎――每個人的舌尖都是一個故鄉,或許在這樣的情懷中,不知不覺,口水就與淚水齊飛了。 
  它介紹美食
  成為『吃貨必看』
  【舌尖上的中國】是一部關於中國飲食文化的高端美食類紀錄片,它不同於推薦烹飪大師精湛廚藝的一般飲食類節目,而是從食材採集、主食差異、加工演變等方面入手,用【自然的饋贈】、【主食的故事】、【轉化的靈感】、【時間的味道】、【廚房的秘密】、【五味的調和】、【我們的田野】七集故事體現廣闊國土上飲食文化的差異和共存。至今已經播了五集,每集五十分鐘的時間內,山東烙餅、新疆烤饢、滷水豆腐、過橋米線、酥油煎松茸、螺獅粉、全魚宴……在高清鏡頭下一一展現,讓一群『吃貨』瘋狂,尤其是影片的畫面乾淨,食物拍攝得既文藝又美好,讓吃貨們無法招架。
  它訴說情懷
  成為『文化寶典』
  美食紀錄片讓人流口水不奇怪,看得人流淚倒是稀奇事了。【舌尖上的中國】則通過介紹各地美食名吃,來講述一個個和食材相關的故事,一個個食材背後,真實的中國人的故事。其實,以往展現中國美食的電視節目不可謂不多,大多是名師大廚或花瓶美女的秀場。而【舌尖上的中國】則摒棄了『好好吃』、『太美味了』這樣空洞的介紹,將更多畫面用於展現勞動者如何捕獵、採掘、加工、製作大自然饋贈的食材。網友『馬德里的星星』讚嘆說:『鏡頭中承載了人文的關懷,一種質樸的珍惜態度貫穿其間,這種溫情是絕大多數列舉數據、搬弄文字、炫耀歷史的紀錄片所缺乏的。』有網友評價說看完後有一種別樣的感受:『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體現在了美食上。在我未觸及的地方,有許多充滿智慧的勞動人民在艱辛尋找自然界饋贈的食材、巧妙製作各色美食,在旁白節制而溫情的語調的催化下,一種感動油然而生。』【舌尖上的中國】實質是通過舌尖的那一刻感動,讓觀眾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
  它牽絆觀眾
  成為『催淚巨彈』
  有網友說,看【舌尖上的中國】是一件情感投入很大的事。『每個人舌尖上都有一個中國,每個人舌尖上都有一個家。』『你實在很難說這部紀錄片因為拍得有多麼世界級而轟動全國。它能夠爆紅的原因,其實就是因為共鳴。』的確,看着看着,你會想起媽媽的豬肉燉粉條,他會想到外婆的栗子燒雞……這就難怪,有不少觀眾被感動得飢腸轆轆、熱淚盈眶,甚至聲淚俱下撥通一千里以外媽媽的電話。然而,那份感動,是對吃的敬仰之情,也是對血緣中的共鳴的欣喜。
  記者還注意到,自該片播出後,片中出現的土特產都『紅』了,搜索量呈爆炸式增長,比如『毛豆腐』增長了48倍,『松茸』的搜索量增長了兩倍等,而很多單子都是晚上11點節目播出後產生的。網友笑說,【舌尖上的中國】已然成了一份『吃貨指南』,若不是有『網購』這一『吃貨利器』,就只能用舌頭舔屏幕來解饞了。
  相關新聞
  導演:第二季將出爐
  昨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總導演陳曉卿說:『拍攝這樣一部美食紀錄片,是想讓觀眾從中國特色食材以及與食物相關的一系列元素中,去了解中華飲食文化的精緻和源遠流長,去感知國民對待生活、對待家庭、對待社會抱持着什麼樣的態度。』陳曉卿還介紹到,『我們特別強調要拍出那種垂涎欲滴的視覺效果。為做到這個效果,我們的團隊吃了不少苦,也動了不少腦子,用了很多特有的設備拍攝,比如微距等。』 明晚,【舌尖上的中國】就要播出最後一集了。很多觀眾表示,短短7集顯然沒有過足癮,很多故事似乎沒有講完。對此,陳曉卿回應說:『紀錄片生產有它的規律,要按季度來推,這季完了,我們很快會做第二季,還會有第三季。』記者 劉詠戈
來源:重慶商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