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文化新闻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著名数学家丘成桐:语文训练是学者的第一步 以情感之心发现科学之美

国学新闻| 文化新闻

2011-12-29 00:00| 發佈者: 偷月| 查看: 1601| 評論: 0|原作者: 计亚男、魏月蘅、王晓樱|來自: 光明日报

摘要: “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无关风与月”,这样的诗词与学术研究有关系吗 ?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总结出的 5 种正多面体,为什么恰恰是自然界中晶体的形状 ? 近日,在第二届清华三亚国际数学论坛上,著名数学家丘 ...

“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无关风与月”,这样的诗词与学术研究有关系吗?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总结出的5种正多面体,为什么恰恰是自然界中晶体的形状?近日,在第二届清华三亚国际数学论坛上,著名数学家丘成桐先生作了“为学与做人”、“几何学赏析”两场报告,他既告诉青年学子,学术研究要投入自己的“情感”才能获得成功,又告诉普通听众,几何学与人们的生活联系广泛。

在“为学与做人”的演讲中,丘成桐强调学数学要用“情”,他说,很多重要的发明创造是学者在深厚的感情的潜意识中完成的,而追求学问的热忱需要培养。丘成桐认为,目前国内不少专家只注重科学的应用,而不愿意在基本科学上下工夫,然而从工业革命以来的科技突破无不源自基本科学的发展。对基本科学的认识不够深入,只满足于应用而沾沾自喜,终究是尾随人后,更不能做跨学科的学问。

丘成桐希望青年学生年轻时务必踏实,将基本学科学好,同时也应研习应用科学,因为这些知识能增长见闻,引发对学问更宽广的认识。“在学好数学的同时,更不能偏废语文。语文的训练是成为真正学者的第一步。”丘成桐说。

在“几何学赏析”的演讲中,丘成桐介绍了几何学脱离神学与宗教成为科学的历史过程。从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定理证明概念,到用数字描述几何图形,再到物体分布影响空间几何,人类对几何认识的不断深入,带动了其他学科的进步。丘成桐还向听众展示了几何与生活的联系:击鼓的声音怎样通过几何学分析,推知鼓的形状;几何中的“对称”怎样推导出物理方程。“几何学所蕴含的包容、简洁、稳定的思想,正与艺术、心灵相通。”丘成桐说,“难怪柏拉图宣布雅典学院‘不懂几何者勿入’”。

在这次数学论坛上,同期举行的“丘成桐数学奖大赛”,不同于以往的数学竞赛,这次比赛没有试卷和标准答案,代之以学生自选的题目和论文答辩。清华大学数学系教授肖杰告诉记者,之所以采取这样的形式,就是为了激发学生们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对数学产生发自内心的情感,这样才能有创新产生。

来自鞍山一中的高二学生夏铭辰获得了大赛优秀奖,在听了“为学与做人”的报告后,感触颇深,“我更深刻地理解了全面发展的意义所在,以前,我认为数学学好了就能成为数学家,这次我明白了人文素养对我们的重要性。”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