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下午,因帕金森病医治无效,享年85岁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倪翠萍在南京桥北新村的家中去世。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表示,今年年初时,健在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还有300多人,到现在,幸存者已不足200人,未来5到10年“活人证”或消失。 二战期间的 1937年底,只有11岁的倪翠萍跟随家人搬到南京城西郊江东门与上新河之间的积余村避难。 在朱成山记忆中,倪翠萍是一个坚强的老人。直至现在,纪念馆历史证人铜板路上的2位幸存者铜像雕塑原型之一,就是倪翠萍。“她曾和我在1996年、2003年两次赴日本,都是为了作证言,讲述当年一家七口受害的事实。特别是在日本枚方市,那时,她经历过35辆右翼势力宣传车辆以示反对的叫嚣。2001年,她曾和我一起赴美国参加证言集会、游行活动。”“老人说话比较朴实,讲述自己的亲身感受,曾打动很多人。” “让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馆里搜集遇难者遗像就是从倪翠萍老人开始的。那天我们做了十几个小时飞机,我问她:‘你的父母去世了,有没有照片’。她说:‘我父亲有照片,放在镜框里’。我又问:‘那你能不能把镜框拿到馆里来’。第二天,她就从家里取来了照片,父亲戴着瓜皮帽,还有母亲的照片。”朱成山说:“就是2001年,倪翠萍成为第一个为纪念馆提供大屠杀遇难者遗像的老人,现在馆内已有遇难者遗像600多张。” 由于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平均年龄超过80岁,多患有疾病,目前,南京民政部门每年对每位老人发放1200元生活补贴,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援助协会则募捐资金,为老人们报销医药费,南京大学生也在为幸存者提供各种志愿服务。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