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文化新闻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农村新增大学生为何越来越少?

国学新闻| 文化新闻

2011-5-12 00:00| 發佈者: 真衣| 查看: 1457| 評論: 0|來自: 光明日报

摘要: 漫画:杨震 光明日报编辑部: 近日,我回老家一趟,两天的时间,目睹了乡亲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乡亲们的日子好过了,我打心眼里高兴。出于职业习惯,我问了一下村里 ...

漫画:杨震

光明日报编辑部:

近日,我回老家一趟,两天的时间,目睹了乡亲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乡亲们的日子好过了,我打心眼里高兴。出于职业习惯,我问了一下村里孩子们的读书情况。堂叔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村里每年都要考上五六个大中专生。现在国家不包分配,这两年才出了三个大学生,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啦!”我听后不由心里一惊。按理说,国家实施九年义务制教育,农村学生学杂费如今全免了,农民的负担大大减轻了,高中生也实行了困难补助,上大学的人应该越来越多。可实际情况却没朝着人们预想的方向发展,农村大学生数量不增反降,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一:城乡学校硬件设施差距大

过去,农村的学生为了跳出农门,改变自身命运,普遍比较刻苦,成绩好,大学生中农村学生比例较高。

但随着时代发展,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在硬件设施的差距越拉越大,城市学校不但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楼的建筑设计先进,而且在教学设备方面也比农村学校先进很多。

郴州市二中语文教师刘海波说:“如今农村学生考重点大学比以前更难了。以往的高考试题比较刻板,农村学生只要肯吃苦,下功夫搞题海战术,确实有机会考赢城市学生。但现在的高考方案强调素质教育,题型越来越灵活,对考生的知识面要求也越来越宽,有些考试内容农村学生根本就没接触过,如科技、电脑、证券、旅游等知识,无形中拉大了城乡学生的差距。”

原因二:优秀教师流失严重,师资力量薄弱

师资力量薄弱是农村学校的另外一个大问题。

湖南郴州区五里牌中学校长邓泉孝说,在目前的教育状况下,当地教师一般按照“长沙→郴州→县城”的人才游走链,优秀教师大多选择留在长沙、郴州这样的城市,其次选择资兴、永兴这样的县城,最后才会选择到农村中小学任教。

苏仙区廖王坪学校校长彭国平说:“我校地处107国道旁边,交通比较方便,目前教师队伍老化严重,现有51名教师中就有21人超过了50岁,有的老教师连普通话都讲不好,就不用说教英语和电脑了。更让人担心的是农村优秀教师本来就少,还经常被城区学校‘挖墙脚’。好老师走了,学校自然就留不住优秀学生。”

原因三:读大学成本与工作后收入难以成正比

目前,我国一、二本院校的学费在4000-8000元,艺术生、医学类的学费更是达到10000元,再加上日常生活费,每年一个大学生的开支至少在12000元以上。“读大学读穷一个家”,这已成了一些乡亲的理念。

眼下,不少农村大学生一方面要努力地找课余兼职的工作,以减轻家庭负担;另一方面要拼命地学习,在成绩上想保持与城市大学生仅有的优势。然而,随着人才市场双向选择制度的建立,许多高校出现了疯狂的考证热,一些考证的报名费、补习费、资料费等贵得惊人。就拿我的女儿来说,她目前在重庆读大三,去年考驾驶证,花了3200;今年准备考研,暑假补习费1100元、资料费500元、交通及生活费2000元,每年林林总总不下20000元。

为了今后的就业,更好地回报父母,一些农村大学生不得不承受这昂贵的考试费用,以缩小与城市大学生的差距。高昂的学杂费和生活费,不菲的考证费,放弃兼职工作所受的损失,以及其他的付出形成了农村大学生庞大的教育成本。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有句“知识改变命运”的说法。在计划经济时期,考上大中专院校就意味着户籍、工作等问题迎刃而解。如今高校年年扩招,大学变成了平民化教育,从农村出来的学生,在择业上完全靠自己,找到一个好工作的毕竟是少数。堂侄张斌告诉我:“读大学的时候,父母每个月不舍得买一次肉吃,老母鸡生的鸡蛋都要拿到集市上去卖。我想大学毕业后一定要找个好工作,多挣点钱孝敬父母,现在毕业了,不要说找个好工作,就是在城市扎下根来就实属不易。”

郴州市苏仙区教育局 张贵付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