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文化新闻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作中流之砥柱――写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之际

国学新闻| 文化新闻

2011-4-22 00:00| 發佈者: 沙舟| 查看: 1310| 評論: 0|原作者: 丰捷

摘要: 1911 年 4 月 29 日 ,在中国人的期待与想象中,或许难以企及她日后的万千气象、波澜壮阔。 这一天,在北京西北部清幽静谧的皇家园林“清华园”中,松青柳绿,紫荆绽放,一座青砖 ...

1911429,在中国人的期待与想象中,或许难以企及她日后的万千气象、波澜壮阔。

这一天,在北京西北部清幽静谧的皇家园林“清华园”中,松青柳绿,紫荆绽放,一座青砖红瓦、坡顶陡起的德式古典建筑里,传来琅琅读书声。

此时,列强恣行,中华蒙羞,正是民族危亡的时刻。由“庚子赔款”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学堂,就这样开始了她的第一课。

她同时打开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100年,此后整整100年,这里,始终与国运、与民族彼此交织、紧密相连。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学校……继而国立清华大学,这里是推动民族中兴不可忽视的力量,构筑起中国现代化的中流砥柱;这里走出了竺可桢、侯德榜、茅以升、叶企孙、华罗庚、梁思成、闻一多、朱自清、吴晗、曹禺、钱伟长、钱学森、费孝通、季羡林……一个个灿若星辰的名字不胜枚举。这里造就了整整一代中国各领域的开创者、奠基人,更为建设新中国培育了胡锦涛等一大批栋梁之才。

美国人曾以“中邦三十载,西土一千年”叹服于这座年轻却缔造了传奇的学府。今天,这个在灾难中诞生,却因灾难而自强不息的殿堂,走过了风雨百年。她,依然清新俊逸,光彩夺目;她,依然追求卓越、引领风潮……

她是民族的脊梁,永远的先锋。

从国耻中走来,清华人的血脉中流动着的“雪耻图强”信念与生俱来,救国、爱国,成为水木清华永远的主题。

1911年,在辛亥革命的枪炮声中告别千年帝制,迎来民主共和,清华园经历短暂的静寂蓄势而发――1912年更名“清华学校”,1925年成立大学部,设立国学院,1928年改称“国立清华大学”。仅仅用了很短的时间,清华完成了自身的制度建设,成功实现与现代意义的西方大学的接轨,并由此踏上建设现代化中国的神圣旅途。

1914年,清华园迎来了一次重要的演讲。在这次日后被无数次提及的演讲中,革命先哲、国学导师梁启超寄语清华学子:“作中流之砥柱”。也正是这次演讲,诞生了清华大学沿用至今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100年,一代代清华学子以行动挥洒爱国情怀、报国之志,在国家历史的每一个重要节点,清华园里独特的爱国因子在他们沸腾的热血中不断释放。

191954清华大学高等科饭厅门前出现了一则布告“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这则布告出自高等科二年级学生闻一多之手这一天北京城内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帝爱国”大游行正如火如荼。爱国激情点燃了以往在封闭管理中埋头苦学的清华学子的心清华园群情激愤清华学子随之庄严宣誓:“清华学校学生,从今以后,愿牺牲生命以保护中华民国人民、土地、主权”。

国难,让“觉醒”了的清华学子一次次在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挺身而出。1935129,时为清华大学地下党支部书记的中文系三年级学生蒋南翔奋笔疾书,“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课桌了!”清华园发出了“一二・九”运动的第一声呐喊。

1977年,中华大地浴火重生,经历苦难岁月的磨砺,77级,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学子走进清华园。变革面前,他们迷茫:中国应以怎样的姿态追赶世界?我们又将如何参与?答案在1979年化工系772班的一次班会上渐渐清晰:一番激烈的思想碰撞后,一个叫王文一的同学提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此,这朴实的口号化作时代使命,被一代代清华学子赋予鲜活的内涵。

1999年,共和国欢庆50岁生日,23位功勋卓著的科学家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白手起家,自力更生,他们创造出中国人自己的原子弹、导弹、人造卫星,为中国人赢得了宝贵的民族尊严、大国底气。

王淦昌、赵九章、彭恒武、钱三强、王大珩、陈芳允、邓稼先、朱光亚……在这个中国科学家群体无可争议的塔尖上,有14人拥有相同的求学背景――清华大学。

一份名单,映射一个“科学报国”的时代。清华,则成为这个时代的传奇。

多年以后,耄耋之年的王淦昌忆起他的老师,清华物理系的开创者叶企孙。那是一次令王淦昌泪如雨下的谈话,他说,“科学,只有科学才能拯救我们的民族……”也正是在叶企孙等人的谋划下,当年从清华物理系走出的学生,日后分布在火箭、气象、弹道、光学、地质等国家需要的各个领域,这些共和国的科学脊梁,铺就了中国科学发展规划蓝图中的底色、基石。

100年,清华人科学报国的理想在每一处需要他们的地方闪光。葛洲坝、小浪底、二滩、三峡,哪里有水利枢纽工程,哪里就有清华人的身影;远程运载火箭、探空火箭、载人航天工程,清华人秉持“爱国奉献”的传统努力实现国防现代化;“神威”系列超级计算机、中国第一代防空导弹制导雷达、下一代互联网核心技术,清华人引领科技不断超越历史;而从一汽、二汽到鞍钢、宝钢,从打石油翻身仗到建造先进的原子能电站,清华园孕育的一代代红色工程师将聪明智慧、青春年华无怨无悔地献给祖国,支撑起雄伟的共和国大厦。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清华人就像生命力极强的种子,无论撒在天南地北,都能生根,都会无愧于祖国和人民。

清华大学的历史上,还有四个人的四年被久久怀恋,那是清华国学院。

存在仅四年,录取74人,却培养出50多位举世公认的知名学者,这是中国学术史和近代教育史上的又一奇迹。

从回味这个奇迹开始,百年清华留给世界的,远远超过奇迹本身。

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清华园里著名的四大导师。而当年,被称为“教授的教授”的陈寅恪得以进入清华留下了一段佳话。

当时的校长曹云祥问举荐人梁启超,他是哪一国博士,梁回答不是博士,也不是硕士。问有什么著作,梁说没有什么大作。随后梁说,虽没有专著,但他写的寥寥数百字比我的全部著作还有价值。于是,曹云祥登门礼聘。

“重学问而不重学历”,一代学术大家得以施展才华。而清华所展现的,不仅是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气度,还有“东西文化,荟萃一堂”的主张和追求。

清华主张因材施教。英语极差、文科(国文、历史)极优的吴晗被破格录取,数理化三门相加不到百分的钱伟长获准转入物理系,这在清华都不足为奇。“一代师表”叶企孙说,学习好不一定是一个好的科学家,关键在于是不是具有创造性。他从不主张学生多做习题,他的考试不喜欢用统一试卷。当看到有学生不听他讲课,低头看书,却能在提问环节对答如流时,他说:“既然都能看懂教材,还来听我的课不是浪费时间吗?”这个学生就是李政道。19岁时,他被叶企孙破格推荐赴美,11年后,他成为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清华主张通识教育、全人格教育。在淘汰率很高的物理系,朱光亚仍然选了朱自清先生的课,从未缺课;战火纷飞的西南联大时期,邓稼先、杨振宁在跑警报的洞子里切磋诗词歌赋;甚至,体育一直被列为清华学子的必修课,不及格不得毕业……自由的学术空气,为学与为人教化的相得益彰,历经百年,今天的清华依然在时代变迁中保持传统不灭。

走进新中国,清华大学经历了从“文、法、理、工、农并举”到单一的工科学校,进而重构文理、迈向世界一流的调整、恢复,尽管路途漫长、曲折,但是代代清华人砥砺前行、奋斗不息,水木清华的百年积淀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人文日新”,清华大学依然求新;“行胜于言”,清华大学永远实干。

新时代,清华大学创造出更加鲜活的符合时代要求的经验、传统。学习好、政治觉悟高的青年学生,在清华有了另一个身份――政治辅导员,“一个肩膀挑政治担子,一个肩膀挑业务担子”,清华大学老校长蒋南翔形象地称之为“双肩挑”。还有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的教育理念,“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响亮口号……这些朴实的话语深深扎根于今天的清华园,融入每一个清华人的血液,支撑他们成为屹立于时代的兴业之才、治国栋梁。

清华园永远涌动着一股向上的力量。

曾经,每一个生机盎然的早晨,清华学子都会在清脆的起床钟声中开始新的一天;每一个欢快充实的傍晚,“同学们,课外锻炼时间到了,走出宿舍,走出教室,参加体育锻炼,争取为祖国健康地工作五十年”的提醒都会将操场搅动得热血沸腾。

清华,淳朴严谨的学风绵延不绝。老清华,睡懒觉者要被罚,课余时间学生们都在图书馆“开矿”;新清华,匆匆的脚步是赶着去教室占座,甚至,“要是想在图书馆抢到个看书的座位,天不亮就得去”。周末晚上10点多,路上熙熙攘攘的人流让人不免惊讶:怎么这么多人?是散电影了吗?清华人答:不是散电影,是散自习。

“严谨、勤奋、求实、创新”,这八个字镌刻在清华大学使用率最高的一座教学楼外墙,走过百年,打在每个清华人心里的烙印似一种无声的力量时时提醒他们,那是清华的精神。

对清华历史多有探究的原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徐葆耕曾经说,灾难所激发起来的自强不息的精神,贯穿于整个清华历史。他认为,这其中最感人的两段,一是抗战中,烽烟炮火中弦歌不辍,当时三校(清华、北大、南开)合办的西南联大创造了史诗般的辉煌;另一段则是“文革”之后,在“连洋人的屁股都看不见了”的情况下,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奋起直追,不仅迅速抚平了十年动乱的创伤,而且创造了新的辉煌。

对于清华校训中的另一句“厚德载物”,他说,清华人具有如大地般博大、宽厚的胸怀。

清华主楼的台阶上镶嵌着一块大理石条,这是19771017名同学给母校留下的纪念,“默默奉献,做祖国建设的铺路石”,石阶承载着他们青春的誓言。20年后重回母校,他们发出庄严的“世纪宣言”:“我们高举起‘从我做起’的旗帜,我们用行动实现着‘从现在做起’的诺言……我们成长的那个年代,决定了我们的命运与祖国紧密相连,决定了我们奋斗不懈而又甘作铺垫……这是我们对母校朴素的情感,是我们对人生坦白的襟怀。与大地母亲在一起,用厚重的德行把永恒的万物承载。”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行胜于言”,“爱国奉献,追求卓越”,清华精神在代代学子中承继、践行。张光斗,我国水利水电工程一代宗师,以年届九旬之躯爬上三峡工程40多米高的脚手架,为的是获得导流底孔施工质量的第一手材料;施一公,前途无量的结构生物学家,放弃海外“大好前程”,毅然回到清华,只为“培养一批人才,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作一些贡献”。他说,“有谁不爱自己的母亲呢?爱国是最朴素的感情。”

还有回荡在清华园里的铮铮誓言――“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进入新世纪,越来越多的清华学子将自己的事业征途与国家的建设需要紧紧相连。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永远是清华学子人生选择的座右铭。

清华是什么?对于清华学子,只有一种情感――“爱”。

季羡林说“回忆清华园就像回忆母亲”;王淦昌说她是“清华天堂”;史学家何炳棣说“如果我今生曾进过‘天堂’,那‘天堂’只可能是清华园”;施一公说,“回到清华,我每天早上都很激动。当你有理想,心情愉快的时候,就觉得特别有劲。”更多的清华人说,“清华是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永远不可能改变,谁也不想改变。”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