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文化新闻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从做学生到做同学――黄达人代表谈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国学新闻| 文化新闻

2011-3-9 00:00| 發佈者: 沙舟| 查看: 1445| 評論: 0|原作者: 吴春燕|來自: 光明日报

摘要: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当前社会‘优质教育、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的问题,并强调‘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对此,原中山大学校长、广东省科协主席黄达人代表十分认同。 黄 ...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当前社会‘优质教育、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的问题,并强调‘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对此,原中山大学校长、广东省科协主席黄达人代表十分认同。

黄达人代表上两会前,与六七位国内著名大学校长书记进行了深入交流,形成了一些共识,他说,大家认为最近十几年来,是中国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的时期。正如报告所提出,我国正在“加快重点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以前,我们与国外大学交流,是做学生,现在更多是做同学。

在交流过程中,黄达人和校长书记们十分关注《教育规划纲要》,认为《纲要》提出了很多很好的理念,例如现代大学制度、大学治理结构等。对于如何落实纲要、推进改革?黄达人有三点建议:一是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先搞清楚高等教育领域一些重大问题的方向和目标,再考虑细节问题和操作性的问题。二是在思考这些问题时,应组织对这些问题有深入研究的专家来研究并制定一套或者几套改革方案和路线,并做试点和探索。三是在形成文件时,宜多制定一些指导性政策,少一些指令性文件。

具体而言,黄达人举了个例子――关于专业设置。《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依法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对这一问题,刚刚受聘为教育部学科发展与专业设置委员会主任的黄达人谦虚地说,自己在认识上比较模糊。他说,对于“自主”至少有两种理解,一是高校拥有任意设置专业和确定名称的权力,二是在国家颁布的专业目录下,高校有自主选择设置专业的权力。黄达人倾向于第二种理解,但他又认为,应加上一条:随着时代发展,允许高校申报新的专业。(本报记者 吴春燕 人物素描:郭红松)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