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錢味兒』不能長久 【尋寶】走進『武漢東西湖』的節目裡―― 持寶人范瓊芳帶著一幅李可染的山水畫上台來。范瓊芳說,這是媽媽的藏品,是父親當年從家裡偷出來,送給母親的定情信物。現場,書畫鑑定專家劉岩從筆墨厚重的程度、線條、用墨三個角度看,得出結論:這是一件仿品。雖有些失望,范瓊芳卻表示,一件物品本身的價值不算什麼,其代表的情誼是金錢無法衡量的。 『藏品值不值錢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承載了一份記憶。如果一件物品記錄了家庭的軌跡,那對於這個家庭來說,就是一件傳家寶。』任學安說,【尋寶】也鼓勵這種帶有家庭式、地方式的收藏。 『藏品的價值,包括藝術價值、文化價值、人文價值、經濟價值等各種價值。而現在很多人忽視其他價值,僅僅對價格敏感。』蔡國聲說,其實,價格是個變數,地域、時間、市場都會影響價格的變化。談價格,肯定會有偏差。 任學安說:『一個個來自藏友的收藏故事、寶物傳奇,展示出真實的人生悲歡離合,才是真正打動人心的地方。』 那麼,怎樣的收藏觀值得提倡呢?蔡國聲認爲有9個字:勤學習,慎交友,平常心。他說,收藏一輩子,就要學習一輩子;還要交素養高、眼光好、品德好的藏友;此外,老想著『撿漏』其實是一種貪心,要有平常心,追求公道。 現場 寶貝:青銅雕龍泉母子劍(地點:浙江龍泉) 寶貝故事:持寶人2006年從好友山西老家處購得。 觀眾一:一把質量好的劍是有重量的,這是一把母子劍,應該是一大一小的。而且綠色的殼好像很鮮艷,如果是一把清代的寶劍流傳至今還這麼鮮艷的話有點懷疑。 觀眾二:這個是老劍,因爲老劍是銅釘上去的,現在的劍是刻上去的。那個裝飾和殼都是老的。 專家點評:『美玉生磐石,寶劍出龍淵』。龍泉原名龍淵,因劍而得名。2000多年前,著名的鑄劍大師歐冶子在此爲楚王鑄得了龍淵、工布、泰阿三把寶劍。唐高宗時,爲避李淵的諱改名爲『龍泉』,從此龍泉寶劍名揚天下。這把雙劍的劍身上各刻有一條螭龍,上面北斗七星排列有致,錯銅鎦金。劍身上隱見摺疊鍛打的流水花紋,夾鋼複合,製作精良。這是典型的清代乾隆時期的工藝,這把劍也應該是清代乾隆時期的龍泉雙劍。 藏寶人:非常開心,謝謝專家,謝謝大家。 寶貝:青花盤(地點:福建上杭) 寶貝故事:早年一直放在奶奶家養魚,上世紀80年代父親把盤子賣了,奶奶又用2000多元把盤子贖回。持寶人來參加節目是因爲奶奶想了解盤子的背景,爸爸想知道盤子價值。 觀眾一:這個看上去很漂亮,但是從器型來看,有點不倫不類,是贗品。 觀眾二:看起來是真的,可能是民窯的。 專家點評:這是明代永樂年間一束蓮的青花盤。38厘米的尺寸是永樂盤裡比較大的尺寸,胎底無釉,細白光滑的細砂底摸起來非常光滑。製作工藝精緻,胎比宣德的胎略薄,這正是永樂盤的特點。另外,青花的繪畫一束蓮筆道纖細、柔和,有陰柔之美;釉面潤,是永樂年間的官窯作品。 藏寶人:聽到老師說是真品時很高興,而且不是我想像的清朝而是明朝的,我特別欣喜。我想我奶奶坐在電視機前肯定是很高興的。 寶貝:象牙牌(地點:蘇州同里) 寶貝故事:象牙牌是家中傳家寶,太奶奶的嫁妝,幾代傳承也即將成爲持寶人的嫁妝。 觀眾一:這不像是象牙,要是象牙的話顏色更黃一些,這麼多年顏色還這麼亮,看起來有些假。 觀眾二:這雕工也太好了,如果是真的象牙,估計要價值連城。 專家點評:此象牙牌爲清代初期宮廷製作,大概有300年歷史,保存完美。色澤白皙,是由上等象牙所造,並且是取自象牙的牙尖部分。要取如此大的材料,象牙應該在1.5米以上。就工藝來說,爲『填漆』:先用針刻出花紋,在刻出花紋的空隙地段用黑漆填滿,再打光。這種工藝難度較高,只有清代早期宮廷里才有。 (胡 筱 整理)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