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写作业像小学生一样用拼音(梁津铭 制图) “广预(域)网分布范围为几十公里仍至上万公里,可以fu(覆)盖一个国家、地区或横跨几个洲,形成国际性的远程网络。Internet是一种典型的广预(域)网。”昨天,大二学生徐玉在计算机考试时,匆忙写下这样的答案。短短几句话,不但错字频频(括号里的字是对的),有些地方甚至用上了拼音。 大学生写作业像小学生一样用拼音,徐玉说,虽然自己是中文系学生,但这种现象在班上并不少见。“上高中时还好,每天要写作业做习题什么的。读大学后,写作业都用电脑了,老师讲课进化成PPT(演示文稿)了,大家动手写字的时间越来越少。很多平常一敲就出来的字,写的时候就大脑短路了,完全不知道怎么写。” 课堂手写体成稀罕货 昨天刚刚结束一场考试的大二学生王印在微博上感慨:“考试内容不难,难的是我突然发现自己竟然有那么多字不会写!” 对此,同学米米留言道:“我们不会写的那些字其实都是很熟悉的。只是用电子稿习惯了,突然一下要求写很多字,有些就突然想不起来了。” 米米告诉记者,对于这种情况她也很苦恼。“真的不是不会写,就是太长时间没动过笔了。遇到想不起来的就用百度或者手机拼音一下。” 大一学生郭苗苗说,这种情况不仅发生在考试季,前段时间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的老师要求他们上交手写的论文,“我当时写得都快崩溃了,老是拿出手机来按拼音找字。” 据记者了解,现在大学生一般上课拷 汉字危机是文化心态问题 说起学生们对汉字书写的渐行渐远,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老师朱锋刚很无奈:“现在学生对汉字的重视程度完全不能与过去相比。”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汉字教研室主 浙江传媒学院客座教授、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 传统文化精髓必须继承 事实上,对于大学生越来越不会写字的现象,已经有学校开始关注。在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学生所有的作业和考试,都要以手写的形式上交成品。“缺的就是手写稿。”中国美院书法系书记沈浩告诉记者,除此之外, 正是这种文化的强调,让该系书法与教育专业一位大二学生陈硕,手感十足。去年,他修了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课,老师给了一份书单,要求上交手写读后感。该专业的同学做作业向来严谨,基本是电子稿先敲草稿,老师改过后再用硬笔抄一遍,但陈硕全用毛笔完成――行书写出草稿后,请老师改了几稿,最后才用楷书成稿。这份小论文,陈硕每天写一小时,共耗时近一个月。陈硕说:“在信息化时代,无论用电脑写字还是用笔写字,不存在技术层面上的差异,两者区别在于是否蕴含了文化精神。” “因为基础教育阶段对于古汉语书写、经典文章阅读的教学内容越来越少,不要说普通专业的大学生,就是现在书法系的学生,功底也不如以前。”沈浩认为,这些是文化的精髓,必须通过实践继承。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