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评书可以取长补短
目前,参与该演出的主创人员正在国家京剧院紧张排练。京剧和评书分别属于戏曲、曲艺两个不同的艺术门类,但到现场演出时,京剧和评书将会同台亮相。导演孙桂元称对此并不担心,也不怕引起争议。他说:“京剧和评书是统一为整台剧目服务的。我们这场演出融合了传统戏《群・借・华》和上个世纪50年代翁偶虹先生整理改编的《赤壁之战》,去掉了很多琐碎场次。连丽如老师的评书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还要点评历史人物,使这个演出更加完整。”担任演出策划的张慧也表示,京剧和评书可以互补长短。她说:“京剧、评书自古同源,在元杂剧时期,就有以副末角色在剧前、剧中介绍剧情、分析人物内心活动,京剧演员往往从评书中了解剧情戏理,评书的表演多借鉴于京剧的形式。” 这次演出几乎聚集了当今京剧各个流派、行当的顶级演员,可谓大牌云集。在角色的安排上,剧组下了很多工夫。孙桂元说:“于魁智一般是前演鲁肃、后演关羽,朱强和陈少云老师也是经常在一场戏中分别出演两个角色,其他像孟广禄的黄盖、奚中路的赵云、杨赤的曹操、江其虎的周瑜,他们每个人单拿出来都能撑起一台戏。这次演出,我们安排每一位大牌明星只出演一个角色,就是要让观众过足戏瘾。”导演组透露,他们特别整理了现在不常演的三个经典唱段,在26日的三国戏演唱会中亮相。其中,有的唱段近半个世纪都没在舞台上出现过。这三个唱段分别是《三顾茅庐》中的“皇叔三到卧龙岗”、《安居平五路》中的“西国王”和《金殿阻计》中的“曾记得曹操打战表”。 问及排练中遇到的困难,孙桂元称主要是在进场阶段,他说:“长安大戏院有投影设备,我们希望舞台设置既不能破坏传统京剧的氛围,又要合理布置舞美布景,让观众看起来有新意。” >>陈少云 麒派鲁肃首次进京 演出中,上海京剧院的麒派老生陈少云将饰演鲁肃。他说:“我原来在上海和其他城市经常演鲁肃,但还是头一回在北京舞台上展现麒派的鲁肃。”陈少云介绍,鲁肃这个人物比较爽直,机智中又带有几分憨厚,各流派对他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在北方流派中,鲁肃一般是小锣下场,而麒派就是大锣下场。同时,动作处理上也有很大不同。比如鲁肃给周瑜送书信时,麒派就有一系列细微动作,能够体现出人物的心理活动。” >>朱强 为诸葛亮设计新词 在当天的排练中,饰演诸葛亮的马派老生朱强特别加练了剧中的几个唱段,他笑言最怕演出时唱串了词。他说:“我原来常演的是传统戏《借东风》的那段‘习天书学兵法犹如反掌’,1959年排《赤壁之战》时翁偶虹先生改了几句词,我演了几十年的《借东风》了,真怕给唱串了。”朱强说,这次排演他仔细琢磨了这几句词,觉得确实改得好,“翁先生改动不多,但是唱词的文学性更高了,演唱起来也更加气势磅礴,能突出诸葛亮的人物形象。” 朱强透露,在这次演出中,他应导演要求,特意为“诸葛亮”设计了几句新词。谈到具体增加了哪些新词,朱强卖起了关子:“观众到剧场看戏时就知道了。这几句新词都是按照马派常用的流水唱腔演唱,听起来还是老腔老韵,不会破坏全剧的节奏。” 来源:京华时报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