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台上慷慨激昂 学生台下拼命鼓掌 学分易得 却转头就忘 北大学者:“表演性”选修课当休 到底需不需要 开设选修课? 北大中文系主任陈平原说,1915-1926年,北大中文系研究生课程只有9门,而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选修课达57门之多。陈平原认为,课程并不是越多越好。陈平原说,他对比台湾学生与北大学生,发现北大学生才气有余而训练不足,看似思维活跃、才华横溢,细问却不知所云。而到了写论文阶段,写不出东西来。陈平原认为,一些具有表演性质的选修课,学生只需要聆听,而不需要介入、参与。这样的“演讲课”,老师在讲台上慷慨激昂,学生在讲台下拼命鼓掌,最后写一个简单的作业就完事了,学分很容易拿。但学生听完就完了,没有得到任何训练,往往华而不实。 陈平原表示,大学到底需不需要开设选修课,怎样开选修课,认识仍在不断变化中。 博士生提问不如11岁小女孩 南开大学副校长陈洪说,去年叶嘉莹(古典文学专家)先生叫他去旁听博士生的课。叶先生的一个粉丝也从美国赶来看她,带了两个女儿,其中一个女儿11岁,在美国上初二。这个女孩阅读了大量中文的书刊,写了1000多首古体诗词。 在课上,叶先生让学生讨论。博士生有人低头不语,有人即便站起来,也只是说老师讲的很好,但那个11岁的小女孩不同,不仅抢着发言,还对叶先生的讲授提出质疑。小女孩告诉他,美国是学分制,4个学分中就有1个学分是课堂发言。如果在课堂上不积极发言,就拿不到这个学分。 陈洪校长说,这件事让他很受刺激。他决定从今年开始做一件事:设了个1学分的课程,就叫“问题意识与创新思维课”。讲座就是问题,甚至是一些没有结论或者是正在研究中的问题。每个学期开出10个,每个学生至少学5个,选多了没关系,最后可以就1个来写心得报告。目前,这一做法已经收到一定成效。 很多教师和学生零沟通 陈平原说,现在很多大学注重科研而忽视教学,很多老师上完课就走,和学生的课下基本是零沟通,这其实是个大问题。 那么,如果有了约谈时间,是不是老师和学生就能够经常沟通了呢?厦门大学在这方面进行了尝试,但效果并不算好。厦门大学中文系主任说,厦大从2006年左右开始实行导师制,要求导师必须与学生见面,每月与被指导学生面谈或指导一次。为了鼓励教师约谈学生,学校不仅为每生拨120元/年作为专项经费,还为每位老师配备了工作间。 “老师可以请学生喝喝咖啡,吃吃饭,聊聊天。学生有什么问题,也可以随时找老师解决。”这位老师说,不过,从实际执行情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很多情况是老师能在工作间等着,但学生就是不上门。最后有的老师干脆把经费直接发放给学生了。 部分中文原始课 被通识课化解 浙大中文系主任吴秀明说,现在中文大众化,一般大学都在开设通识课。但通识教育启动后遇到另外一个问题,中文系原始课大学语文、写作等,很多内容都被通识课化解了。今后,中文系的大学语文怎么上?写作课怎么上?总之很尴尬。但如果放弃通识课,会使得中文系更加边缘化。上的话,与传统课程脱节。大众时代怎样面对非中文的大众化学生?面对火热的网络文化,中文系怎么办?是不是有一定的选修课对接?如果对中学了解的话,文学选修课就不能定的太少了,因为现在的高中生根本就不读经典,高校生源与80年代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文学在中学已经非常边缘化。这种情况下,中文课程如何设置成了关键。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