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的院长们,你们能不能严肃点?”在北京某高校日前举行的一场学术论坛提问环节,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的一名教授拿起话筒,厉声喝问。至此,这场原本“基调和谐、其乐融融”的论坛,因为这个“不和谐”的“话外音”,出现了长时间的尴尬。 论坛主办方,是位于海淀区国内某顶级学府的一家管理学科相关学院,正迎来建院10周年庆典。这个名为学术峰会的“院长论坛”,是院庆系列学术活动的“重头戏”,不仅从全国集聚了该学科排名前列高校的院系掌门人,论坛时间也被安排在“黄金时段”。 然而,令人难堪的场面最终上演。这位发难的教授向记者坦言,自己年轻时就在这所顶级学府求学,对母校的感情难以言表。“今天这样喜庆的场合,确实不该这样不给面子。但我实在是看不下去了。” “学术盛宴”变了味 按说,这原本该是一场含金量颇高的“学术盛宴”。论坛本身设计别致,为思想碰撞提供了空间――学科本身的发展前瞻,迈向新时期的学科教育,学科中的学术方向与研究前沿,政策领域研究如何服务政府决策……总共4个专题,每个专题下有6位院长、学科主任乃至副校长同台发言;每人用5分钟阐述观点,另有15分钟集体讨论,此后还有观众提问互动环节。 第一组上台的都是重量级嘉宾,但这些名校学者们甫一开口,却让人感觉气氛不对。“庆典很隆重、很严肃,我看大家都是同行,都是老朋友,还是别这么拘谨了,放松放松吧!”第一位院长笑容可掬,随后,另一位院长立即拿起了话筒:“中午有没有喝酒哇?” 到了集体讨论环节,台上院长们更是自娱自乐,嬉笑声不断。记者注意到,台上一片热闹,台下听众却不断摇头,最终悉数离场。 学术中坚拿什么言传身教 “我的问题很简单,就是想请院长们在2分钟时间内,告诉我你们所研究学科最前沿的5个问题。”听众提问环节,一位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教授一字一顿地问道。事实上,刚刚结束讨论的专题就是“学科发展前瞻”。这位教授补充道,“我这个问题,原本很想请问某位院长。但从刚才发言内容来看,他估计很难给出满意回答!” 台上院长们以社会热点作引子,以搞笑段子作点缀,但就是不切入正题。原本早该结束的上一节讨论,已完全挤压了下一专题的时间,院长们却仍乐此不疲。 这位教授在论坛结束后告诉记者,作为一名从事管理工作的大学教师,他一直秉持“不浪费时间、不说空话”的开会惯例。会议什么主题,该讨论哪些问题,无论你是校长还是院长,开会前都应了然于胸。正式开会,每个人力求在规定时间内讲明白问题,如果你习惯务虚,不喜欢直奔主题,那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结束发言。“每个人时间都宝贵,这是个基本的准则!更何况眼下的场合,是国内顶级学府举行的高规格学术会议。” “要知道,台下坐着的除了我们这些大学教师外,还有大量的学生。他们都还年轻,也还很单纯。当他们看到台上这些院长们在会场上口若悬河地插科打诨,肆无忌惮地大谈与学术无关的内容,你让他们怎么想呢?这些校长、院长与系主任,基本都是博士生导师。可你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到底是要指导学生怎么养成扎实而严肃的学风,还是想教会他们浮夸与浮躁的作派呢?!” 严肃殿堂怎堪浮夸风浸染 无独有偶。不久前,京城一所以理工科著称的名校,为庆祝本校一所学院成立30周年,也举办了规模不小的院长论坛。但在论坛上,有院长一上来就“很客气”地表示,“我就是打算来听听的,没想到要发言。所以没任何准备……” 有的已经发完言的院长在茶歇结束后,仍优哉游哉在雅座喝茶,不愿回到会场。还有的学者在会程尚未过半时,就已匆匆离去,使得总共4个分论题的论坛,每到一场结束就会少一批嘉宾。至整个论坛落幕,一开始高朋满座的报告厅,除了坚守的观众外,只剩10多个院长。有听众抱怨,“我原本想在提问环节发问,可一回头却发现,我想请教的院长已没影儿了!” 这到底是学术峰会,还是为了庆祝而庆祝的应景论坛?“你看,大屏幕上白纸黑字写的是‘中国学术峰会’、‘院长论坛’。在这个严肃的学术殿堂,怎么可以容忍这种风气?”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这位教授异常激动。 “眼下,我们一直在讨论大学精神的回归。但我们还有纯粹的大学精神吗?”中国工程院院士秦伯益不住地慨叹,现在的大学教授都是在市场文化、官场文化和世俗文化的影响下活动的,纯粹的“学术文化人”早已不多。“即使是蔡元培先生在世,面对各种非学术文化的包围,他还能实现他的理想吗?”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