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0月24日电 最近,古典文学研究学者汪宏华撰文新解《登金陵凤凰台》,他认为李白虽套用了崔颢《黄鹤楼》的韵脚,但结构更复杂,隐喻更深刻,揭示了华夏民族从傲视天下之凤头、衣冠、江山到国都渐次沦陷的趋势。
汪宏华认为,李白诗文中的“总为浮云能蔽日”包含三个层面,一是李亨对李隆基的擅篡,二是佞臣对君王的欺诳,三是胡人对华夏的侵扰。汪宏华还认为从诗意可推该诗的写作时间应是李白夜郎遇赦(759年)之后,而非更早的天宝年。 原文如下: 人们常说李白恃才傲物、无畏无惧,其实不然,他也有自愧弗如的时候,游黄鹤楼时就曾感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他也有追星模仿的时候,曾在南京套用《黄鹤楼》的韵脚写下了《登金陵凤凰台》;他还有避讳保身的时候,在《登金陵凤凰台》中运用了十分艰深晦涩的政治隐喻,至今难以理解。李白终究向我们展示了超乎崔颢之上的诗仙的实力。 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站在金陵城高处凤凰台上的李白究竟看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呢?显然不是美景不是豪情,而是一种四面楚歌的渐次沦陷的趋势。先是曾经傲视天下的头颅――凤凰飞走、失落,徒剩空空的凤凰台和兀自流淌的长江;后是作为繁盛、富贵象征的花草、衣冠作古,变成了一片幽径与荒冢;接着是象征华夏大好河山的三山、二水被半落、中分,丧失在了外族人的手里――青天外;最后作为帝都的长安都被遮蔽了,望不见了,整个国家即将完全覆灭。如此恐怖的情状,怎不教人愁肠百结。 为何说李白是担心中华民族而不仅仅是大唐王朝的消亡?因为他尚且怀念吴国和晋代,可吴国为“三国”之一,西晋出现过“八王之乱”,东晋出现过“十六国”,说明相对六朝期间的民族内部矛盾,李白更反对少数民族的侵略,更担忧华夏民族的亡国灭种。 如此,关于这首诗的写作年代也就可以确定了,此前学界有两种说法:一是天宝三年(744年)作者被排挤离开长安后,游历金陵时所作;一是作者流放夜郎遇赦返回后所作。很显然,李白被“赐金放还”时心中只存私怨,安史之乱(755-762年)尚未爆发,不会无故发亡国悲音,该诗必定写作于夜郎遇赦(759年)之后,与《早发白帝城》属同一个系列。此时安史之乱正处在混战期,国家内忧外患,唐玄宗已逃离长安,太子李亨为实现早日登基一方面软禁其父,一方面消灭其弟李麟。李亨本身就是擅立,而李白又曾为永王李麟的幕府,遭受过李亨的怀疑和迫害,所以此刻他遍身上下、于国于己都是忌恨唐肃宗李亨的,只是不敢明言罢了。(参考《两岸猿声啼不住隐喻李亨兄弟相残》/汪宏华) 至此可推,“总为浮云能蔽日”共存三重涵义:一是李亨对李隆基的强行篡立,二是奸臣对皇帝的长期蒙骗,三是胡人对华夏的无耻侵占。第一重浮云造成了朝廷内斗,不能一致攘外,以至安史之乱长期不能平息;第二重浮云造成了唐朝的江河日下,从贞观之治、永徽之治、武周之治、开元之治到奸相、外戚与胡人专权,到长安失守;第三重浮云造成了中华民族的日渐式微,从秦汉的凤尾森森、“三国”的花草凄凄、晋代的衣冠楚楚到南北朝的胡汉分立,再到唐朝的逃之夭夭。三重浮云只有第三重尚未完全蔽日,存一线转机。 李白在这首诗中不仅一针见血指出神马(什么)都是浮云,都是浮云惹的祸,还全面揭示了浮云的本质,浮云都是些神马。他用短短八句诗同时影射了时局,归纳了历史;同时怒骂了奸佞,警醒了世人。崔颢是单一怀乡,李白则兼顾了国家、朝廷和自身三个层面。 尽管李白在安史之乱的收官年(762年)不幸去世,没能看到唐朝的中兴,但历史证明,安史之乱的确是唐朝乃至中华民族的盛衰转折点,外族的浮云最终在元、清两朝完全蔽日了,一诗成谶。(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