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现代汉语词典》收录了“给力”、“雷人”等网络热词,但也有部分网友自创词被拒之门外。主持修订工作的中国辞书学会会长江蓝生表示,“剩男”“剩女”等词因不够尊重人未被收录,而像同性恋者使用的“同志”一词未被收录,说明修订方不想提倡这些东西,不想聚焦这些东西。
江蓝生的说法难以服众。“剩男”“剩女”等网络热词,其实是中性词,并不含有明显的贬义。而在中小学生都知道同性恋者经常使用“同志”一词时,《现代汉语词典》若予收录,更多体现的则是对这一群体的尊重,而非“提倡”“聚焦”。 想起前几天,针对“我靠重庆,凉城利川”广告语引发争议之事,利川市旅游局局长孙福民在接受采访时称:曲解的网络语言绑架了中国语言文字的本真。“靠”这个字不能用,那“同志”这个词以后还能不能用呢?利川市这句广告词是否欠妥,这里暂且不再讨论,但由此却可以说明一个问题:在公共传播领域,当一个词汇已被广泛运用,“多义”已众所周知时,作为基本工具书的《现代汉语词典》却刻意回避,显然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现代汉语词典》当然不是维基百科、百度百科,容许开放式编纂;为确保编纂水平、编校质量,一流专家和学者们的把关,必不可少。但这不等于说,词典的修订就可以“两耳不闻窗外事”。最为简单的就是,比如对“剩男”“剩女”“同志”等词的释义,自然必须有专家和学者的把关;但这些词是否应该收录,不妨采用网络投票等公众参与方式,听一听公众的意见和声音。 说到底,不管是《现代汉语词典》还是其他工具性辞书的修订,最终的目的,还是方便公众对新生词汇词义的理解和认知。所以,是否应该收录某一词汇、某些词汇,首要的标准,应该是尊重现实、实事求是。原因很简单,以现如今公众明辨是非的能力程度,他们绝对不会因为《现代汉语词典》收录了“剩男”“剩女”,就视其为“不尊重”;收录了“同志”的新含义,就认为是在“提倡”―――这绝对是无限夸大了一本工具书的影响。 【网友之声】 ●一二一:如果修订者认为不该“提倡”“聚焦”的就不能收录(譬如“汉奸”等),那么我们可以不要《现代汉语词典》了,有一部《康熙字典》足矣。 ●非非之音:强烈建议将“妓女”删除,新增“失足妇女”词条。(李记 郑州) 编辑:秋痕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