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洛陽男子自建罕見保險博物館 展品達千餘件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2-7-27 17:20| 發布者: 買櫝還珠| 查看: 1290| 評論: 0|來自: 中國新聞網

摘要: 保險文化博物館內部展示 中新網洛陽7月26日電(門傑丹 王帥) 河南洛陽57歲男子張天福,靠著自己的微薄之力,20多年矢志不渝地點滴收藏建成家庭式保險文化博物館,館藏有保險寓意的實物和反映保險歷史文化沿革的 ...

保險文化博物館內部展示

中新網洛陽7月26日電(門傑丹 王帥) 河南洛陽57歲男子張天福,靠著自己的微薄之力,20多年矢志不渝地點滴收藏建成家庭式保險文化博物館,館藏有保險寓意的實物和反映保險歷史文化沿革的千餘件藏品,展現了百餘年來我國保險業的發展歷史。據悉,該展館在國內尚屬罕見。

7月25日,記者在洛陽市老城區一普通的三居室民宅中見到了這個保險文化博物館。90平方民的房子被裝飾得古色古香,館內陳列物品豐富,有保險寓意的古陶器、玉器、銅器、瓷器、家具等吉祥實物,還有保險歷史文化沿革中的相關物品,如報刊、書籍、保險單、股票、月份牌(廣告)、印紙(稅票)、郵品、徽章、火花、門票、宣傳畫、磁卡、書畫、影像等,共十多種門類千餘件。按照保險歷史文化的沿革,館內分了8個展區,涉及中國古代保險思想、保險吉祥物、清朝末年萌芽保險、民國時期民族保險、新中國人民保險、改革開放時期保險、保險書畫作品等。

『古人喜歡通過器物來祈福,藉以表達一切順利的願景。』館主張天福指著一個宋代的『風調雨順屏』向記者介紹說:『這實際上反映的就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原始、最樸素的保險理念。』

『你看,這個是清代光緒15年保單,款式沿用傳統格式,險種爲平安險,內容簡明扼要,有單證編號、費率厘定,從發貨到收貨地點如有意外按保險條款辦理。單證用的是宣紙,韌性較強,防潮防摺疊,具有長期保存的基本性能。這個是民國7年的保單,整張單證內容及格式基本上沿用了清朝末年的保單格式,但也增加了注意事項等多條附加內容,更趨於完善及規範……』

聽著張天福如數家珍般的介紹,看著這些斑駁古舊的藏品,記者領略到了張天福對保險飽含熱忱的愛和獨到的見解。

今年57歲的張天福,當過知青,入伍當過兵,後來一直從事保險工作。1984年開始,本著對保險業的熱愛,開始一點一滴地收藏有關保險的物品。有的是工作時收集的,有的是專門托親訪友、跑古玩市場購買來的。收藏這些物品,花費了張天福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曾疏於對家人的照顧,也曾因借錢買舊保單碰壁,遭到周圍親友的反對,但他頂著壓力堅持了下來。如今,雖然他謙虛地認爲還沒有鎮館之寶,但每件藏品對他來說都很珍貴,都凝結著他的心血。

多年的積累,再加上仔細的整理,2011年4月,張天福的保險文化博物館對社會開放。一些清朝、民國期間的珍貴保單被裝裱起來,掛在牆上,但仍有相當一些藏品因無處擺放而尚未展出。

『站在這些展品面前,感到人很微小,歷史很厚重。』張天福感慨地說,在建館的過程中,自己對中國保險文化有了新的好奇和認識,越是了解得多,越是覺得自己渺小。『因爲收藏內容和展館場地所限,館內所展現內容僅是我國保險歷史文化的滄海一粟。』

博物館展出一年多以來,有一些保險從業人員志願來自義務講解,也有許多熱心人士向館內捐獻保險文物,這讓張天福非常欣慰。

採訪中,張天福告訴記者,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他還想再對館藏保險文化內容加以精細化整理,同時讓博物館走出去巡展,讓更多的人了解、傳承保險文化、保險歷史。


來源:中國新聞網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