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文化论坛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李敬泽:纸媒包含文化记忆 笨办法最能保存文明 (3)

国学新闻| 文化论坛

2012-7-27 18:01| 發佈者: 夏知| 查看: 1646| 評論: 0|來自: 中国文化报

摘要: 文人与吃饭 高杨:你曾说,“任何一个人的精神活动,离不开吃饭这个事实。”文人一谈钱,一谈私欲,就要受到攻击。也有些人,假借文学之名经营自己的名利,对这两种情况你怎么看? 李敬泽:文学教给我们的一 ...

文人与吃饭

高杨:你曾说,“任何一个人的精神活动,离不开吃饭这个事实。”文人一谈钱,一谈私欲,就要受到攻击。也有些人,假借文学之名经营自己的名利,对这两种情况你怎么看?

李敬泽:文学教给我们的一个基本品质,就是反对形而上学,不要仅仅从概念上理解世界。我们要通过文学保持对人和世界的丰富性、复杂性的感受力。

有些人自己很拧巴、很复杂,但看别人就非黑即白。文人怎么就不能跟别人谈版税、谈印数啊?轮到他出书,他难道不谈吗?人的生活是多向度的,在写作的时候是个作家;谈恋爱的时候,是个男人;对付孩子的时候,是个父亲;上班的时候,是领导或者是个下级。由于这些复杂向度,我们自身的矛盾是一定存在的,并且是很正常的。你不能要求说,他在文章中金刚怒目,见了他爸他妈,也一样金刚怒目,那他不是一个神经病吗?

每个人自觉不自觉的都是这样的。指责别人的时候,我们忘了自己其实跟被指责者一样。我们要求别人高度自治,我们自己经常不自治。一方面努力自治,一方面矛盾纠结,这就是人类的基本境遇。人类的伟大精神导师们,孔子、耶稣、释迦牟尼,他们的伟大之处,不是告诉人类什么是好的,什么是高尚的,而在于他们都承认人类本来就有弱点,然后,他们指出,如何带着这些弱点、以这具肉身,去追求高尚。所以,对人责之太严,那也不是什么优秀品质,那叫刻薄,实际上是拿着人类的弱点去否定人有追求高尚生活的可能,那结论就是,你反正也是有狐狸尾巴的,我也有,算了,我们都别装了。(笑)

高杨:中国文人都很穷,你也挺同情他们的。

李敬泽:什么叫我很同情,我也不是富人(大笑)。

高杨:当然文人的收入也不能跟房地产商比,但文人所从事的工作,是不是对这个社会的意义和价值更大?

李敬泽:你这就是佛家说的差别心、比较心。让人心里不平衡不舒服的常常不在自己有多少,而在于邻居有多少、在于比较,比如你非要拿文人跟房地产商比。杜甫很想做房地产,不过他要建的是保障房:“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也很有意义和价值。

生活的确不是完全靠钱来衡量的,对文人来说是这样,对别的人也是这样。除了钱带来的一切之外,我们还需要尊严感、归属感、安全感、公平感、“有意思感”等,这些感受多少和钱有关,但也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这属于生活意义,和钱一起决定着我们幸福还是不幸福。客观地说,这个社会大部分人的钱都比以前多了,但很多人严重地缺乏幸福感,有钱的人也焦虑拧巴。如果你抱着一个信念:我不骗人家,别人也在骗我,那我干脆也去骗人。如果我们把相互的关系搞成这样,就算赚多少钱,也依然是不幸福。

所以,收入低不是什么好事,穷也不是什么好事,但是,我们会在构成幸福的诸种意义中做出权衡和选择。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就是做了一个选择。这绝不是说陶渊明恨五斗米,对于陶渊明来说,五担米才好呢!但,如果让他用尊严来交换,那他肯定还是选择“不折腰”。(高杨)


来源:中国文化报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