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幻想是爲了更好地干預現實 幻想文學雖然是幻想,卻並非與現實無關。羅琳曾說:『我最偉大的生活之一發生在寫【哈里・波特】之前,後來我在書中寫的很多東西都與此有關。我最早的工作之一是在國際特赦總部的研究部門工作。被援助者的痛苦經歷,曾經讓我在無數個深夜的夢魘中,清晰地聽到撕心裂肺的尖叫,體會被囚禁的絕望,但這段經歷也讓我體會到人類的善良。我們不曾也不想親歷那些痛苦,但我們可以借用想像力的翅膀來感受他們的生活。人類的同理心能引導集體行動,這種能量足以拯救生命,使囚徒獲得自由。我在這個過程中貢獻的微薄力量,是我生命中最謙卑也是最令人振奮的經歷之一。』她的這段話讓我們感到【哈里・波特】雖然寫的是幻想的世界,而它的產生除了想像之外最重要的是現實生活賦予的。幻想是關鍵,現實是基礎。 從羅琳的事例中,我們可以看出,幻想文學的離開現實,恰是作者長期關注現實的結果。這種關注,包括了熟知、不滿、對峙和力求突破等諸種行爲。考察一部幻想文學的作品,恰恰需要對作者寫作時的現實狀況有全面的了解。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幻想文學所包含的現實性因素並不亞於現實主義小說,只不過它的表達方式是隱喻性的。簡言之,幻想文學裡描繪的是被顛覆的現實和特定歷史境遇下人們的期望。 關於幻想與現實的關係,北京大學教授曹文軒說:『幻想只是華麗包裝,其實華麗包裝的還是現實中那些主題,人情親情等。』既然幻想文學表現的還是『現實中那些主題,人情親情等』,那麼首先便得關注現實,了解當代兒童的現實生活及精神狀況。這正如李利芳所說:『中國的幻想文學,需要立足當下中國社會背景與中國兒童的生存現狀,以幻想的第二世界隱喻現實,引領中國孩子的精神成長。』當下的中國正處於轉型期,面臨著形形色色的問題,孩子的生活世界也充滿著孤獨、恐懼、焦慮、痛苦等生命的疼痛。當下孩子的生活及心聲,當下的時代精神與社會實況,如果能很好地融入作品,就好比給作品注入了新鮮的血液,更容易引起兒童的共鳴。如何在幻想小說中以隱喻的方式折射出時代的面貌及兒童的精神狀況,這是能否贏得兒童讀者認可的一個重要維度,也是作家要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 爲了更好地了解兒童,寫出兒童喜歡的作品,需要作家傾聽兒童的意見。在幾乎一切都市場化的今天,任何作品都是商品,都要經受消費者――兒童讀者的檢驗。作品賣得好不好,成功或失敗,都是由兒童讀者說了算。一本寫得再好的作品,如果沒有讀者,這部作品也是失敗的。讀者喜歡是作品成功的一部分。但讀者喜歡什麼樣的作品,這就需要作家通過各種途徑去了解他們的閱讀心理與期待視野――中國幻想文學的本土化,同樣需要保持兒童本位的創作觀。只有這樣,本土化幻想文學才能『具有突出的中國問題意識,發現並反映中國兒童的存在及心靈境遇,抵達現實主義創作難以實現的主題領域』,成爲『關注中國兒童的精神人格、培植民族文化性格的有效通道』。 錢淑英說,構建幻想世界是爲了更好地干預現實。而干預現實是以關注現實爲基礎的。所以,爲了更好地干預現實,幻想文學作家更要立足當下,關注生活。 (黃貴珍 文藝報)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