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突破中國傳統文化 構建新的誠信體系(1)

國學新聞| 學術動態

2012-8-20 19:50| 發布者: 酒滿茶半| 查看: 1389| 評論: 0|來自: 國學文化

摘要: 什麼是中國傳統文化?它是以儒家文化為核心,歷經五千年,在漫長歷史過程中逐步創造發展起來的中華文明的結晶,它起源於過去、融合現在與未來的動態的主流觀念和價值取向,作為一種意識形態的存在,廣泛影響中國人的 ...
什麼是中國傳統文化?它是以儒家文化為核心,歷經五千年,在漫長歷史過程中逐步創造發展起來的中華文明的結晶,它起源於過去、融合現在與未來的動態的主流觀念和價值取向,作為一種意識形態的存在,廣泛影響中國人的思想和行為,它對於人性的修養,對於社會道德的拯救,對於人類社會進步,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這樣一種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思想中的精華,稱之為國粹也當之無愧。但是,一個無法否認的事實是,我們的傳統文化,並沒有振興我們中華民族,它沒有使我們贏得鴉片戰爭;沒有擋住八國聯軍侵入北京,沒有阻止貪污腐敗的滋生;沒有使中國快速強大起來。要儘快趕上發達國家,使我們成為一個強大的、民主的、文明的、誠實守信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避免落後挨打,避免受制於人,中國傳統文化必須進行改革創新! 
  歷來的改革創新之難,不是難在除舊制立新制,而是難在根除舊的文化思想體系。當我們謹慎的引入市場經濟機制,導入個體的主體意識時,我們不僅看到了市場經濟活力,也發現我們身邊處處都有假冒偽劣、虛假廣告、坑蒙拐騙、偷稅漏稅,惡意拖欠;當外國人用自己契約式的誠信標準,抱怨中國商人不守規矩,不講誠信的時候,中國人還在笑談外國人不懂『原則的堅定性與方法的靈活性結合』的中庸哲學價值;當中國人自己深感全社會的誠信在流失時,他們一方面還會為中國商人在國際市場因不守信用,得到的一時之利歡呼雀躍,另一方面,又被因這些違背『兔子不吃窩邊草』祖訓的『奸商』』禍害而痛恨不已。在我們身邊,從小學生雇『工』代寫家庭作業,到大學生不守約還助學貸款,再到學者剽竊他人學術成果,這些行為像『病毒』一樣侵蝕着社會的肌體,像『沙塵暴』一樣吞噬着誠信的『綠洲』。當今社會不講誠信已成為人人痛恨的一大公害,儘管大家深受其害,也激烈地譴責這種不道德行為,但光靠輿論宣傳、道德約束是無法改變現狀的。 
  市場經濟是信用經濟,中國是一個傳統的禮儀之邦,按理說完成當代市場誠信體系建設應該是舉手之勞,但遺憾的是我們至今還沒有找到構建社會誠信體系的支點,反而被那些我們一直稱之為『爾虞我詐、利慾薰心』西方國家納入不誠信國家的『黑名單』之中,原因何在呢? 
  改革開放初期,我們把不誠信的社會現象都歸結為:西方資產階級特有的、唯利是圖的市場本性對我們的侵蝕,而當我們真正打開國門,西方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和馬克思當年所描繪的資本主義世界已不能同日而語了,它已經成為一個成熟的,完善的,具有法治信用的、開放式的經濟形態。如果改革開放近三十年的今天,我們還把當前誠信危機歸罪於市場經濟,歸罪於資本的逐利性,歸罪於西方資產階級的遺毒,那是一種很不負責任的主觀臆斷。 
  我們應該反思一下中國傳統文化的淵源,找找自身的原因,也好對症下藥。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儒家文化有其合理的成分,但也有明顯的不足,它維護奴隸制度,反對社會發展,其目的是為了維護奴隸社會的等級貴賤的統治秩序。從理論上講,中國傳統文化是最講誠信的,薄薄一本【論語】,就有23次談到『信』的重要。孔子云:『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民無信不立』;但其『誠信』倫理又是為統治階級和強勢群體維權服務的,他們講『誠信』的『度』是有限的,其誠信的標準是雙重的。早在春秋時期,儒家學者就把仁、義、禮、智、信作為『立人』的五德,但是儒家的『信』是要確立君、臣、父、子的次序格局,在這樣一個社會誠信也必須服從等級劃分,沒有平等和公平的含義。例如:『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就是說,為了維護統治階級利益,對老百姓可以不講信用,只要哄過去就行;『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老百姓之間大多是以家庭和個人為中心,強調由血緣關係組成的一種親疏遠近的人際關係,這是一種狹隘的誠信,在這種關係中,人們只對自己圈子內的親朋好友講誠信,對所謂圈子外的陌生人則要有所保留。所以中國的家長從小就對自己的孩子說:『陌生人給的東西千萬不能吃,陌生人說的話千萬不可信!』這種『內外有別』的誠信文化對我們今天生活的影響,反映在社會關係上就是蔑視法律的存在,重『禮儀』輕『契約』,重『義氣』輕『責任』,以內部成員忠誠為基礎的專制誠信。中國的這種『誠信』倫理對後人的影響延伸到國外,自然就形成了外國人對中國『誠信』倫理的懷疑,產生了對中國『誠信不良』的評價。
來源:國學文化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