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价:百元地摊货估价15万 在王经理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位于三楼的一间小办公室。不久后,该公司估价部门周总拿着一份“专家鉴定单”走了进来。他为瓷盆估价15万元,瓷罐估价30万元。 “这只是根据市场行情,给出的最低估价。”周总补充,如果放在拍卖场上,翻上好几倍不成问题。 为了打消记者的疑虑,他指着由王经理拿来的一本拍卖图册称,公司下属的拍卖公司去年在香港举行的一场拍卖会上,拍出一款乾隆年间的官窑瓷瓶,“估价为300万,结果不到10分钟的时间以600多万元成交”。 让记者觉得十分不严谨的是,该公司几乎人人都是专家。记者拿出随身携带的一块“玉佛”请周总把关,他称“这是一块翡翠,"水头"不是很好,但可以值数百元。”待周总离去后,记者又拿出一红木笔筒请王经理把关,他给出的结论是,虽年代不会早于清代,但市场价可值一两万元,“平时看得多,跟专家接触多了,自然看得出来。” 实际上,“玉佛”是记者三年前从街边的一个工艺品摊上花5元钱购买的。红木笔筒是在上星期在一家礼品店购得,价值数百元。 拍卖:先收上万元“展示费” 收取数百元的鉴定费,只是一个开始。 “如果有证书,藏品肯定更有说服力。”王经理拿出一本鉴定证书的样本强调,该证书由北京一家具有国家文物鉴定资质的权威公司开具,“全国通用,也很管用,价格2000元。” 王经理说,如果想将藏品出手,每年八月,公司都会在香港举行大型拍卖会,可将记者的藏品上拍,不过现在藏品征集工作已经结束了,只能到香港进行展示,“我们很多拍品就是展示期间被买走的。” 为何在香港而非内地拍卖?王经理的解释是,香港各地买家齐聚,购买力更强。藏品送到香港展示的费用为1.3万元/件,“这是公司统一价格。” 他说,费用包含图册费、宣传费、过关费用等等。拍卖成功后,公司仅收取成交价10%的佣金。 记者质疑道,如果拍不出去岂不倒贴?而且拍卖会远在香港,上不上拍并不知情。对此,王经理称,拍卖现场全程会有录像拍摄,然后回寄给客户。他同时强调,往年该公司举办的拍卖会,成交率在40%至50%。” 见记者仍嫌价格太高,王经理又提供了另一种方案。该公司有9家分公司,基本每家公司每个月都有两场全国藏品巡展,前期费用十分划算,只需5000元/件。待藏品成交后,收取成交金额15%作为佣金。 来源:广西新闻网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