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孩子就是我们的上帝。 ” 第二届中国儿童戏剧节研讨会现场,中国儿童艺术剧院艺术创作部主任陈传敏的一席话,道破了儿童剧发展的关键,说出了儿童戏剧人的心声。的确,为了上帝――我们的孩子,戏剧人在思考,戏剧节在引导戏剧人思考。 8月26日,作为第二届中国儿童戏剧节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届中国儿童戏剧节研讨会在京召开,中国儿童戏剧研究会理事、来自全国各地的儿童戏剧院团负责人,以及儿童戏剧专家群英聚首,把脉中国儿童戏剧事业的发展。其中,如何提升儿童戏剧作品的思想品质和艺术品质成为研讨会的焦点。 一味考虑市场就会禁锢自己的手脚 “我曾经看过一个私人的剧团,可能是买了一个动画片的舞台版权,演了3场,场场爆满,甚至又加演了多场,戏的内容却只有20分钟左右,剩下将近40分钟全部是做游戏。儿童剧就应该这样去发展吗?但是它有市场。很讽刺的是,他们那个剧场就在我们的楼下,而楼上是我们开拓的一个200多个座位的亲子剧场,我们的演出无论是内容还是艺术样式都高出他们很多倍,而且是特别棒的一级演员表演,但我们的剧场里只坐了30多个孩子,当时我就想哭,我没有办法。 ”谈及儿童剧的艺术品质问题,武汉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冷佳华激动地说。 完全以市场为导向会让儿童剧遭遇什么,成了市场经济背后巨大的隐忧。以过于依赖互动性和肆无忌惮的偶型剧为例,冷佳华直言了自己的困惑与担忧。因为互动环节孩子喜欢,家长高兴,迎合这种需求,许多儿童剧创作陷入一种模式,即演着演着就开始互动,无论好不好看,反正孩子们乐了,“静下心来想一想,孩子看戏只是玩了,高兴了,但孩子究竟得到了什么? ”而对于偶型剧,冷佳华则认为它一定程度上是对儿童戏剧的极大扼杀。 “因为一旦录音一放什么人都可以演,儿童剧演员表演的感染力等来自儿童剧真正的舞台魅力与孩子渐行渐远。 ”在她看来,过于考虑市场禁锢了创作的思路,捆住了创作的手脚,这是儿童剧面临的最大难题。 陈传敏则指出,获奖需求与市场需求的矛盾是目前儿童戏剧创作中一个非常尖锐的矛盾。一些现实主义题材能够揭示当今社会重大问题的作品,创作者心里很清楚,它没有市场,家长也不太愿意给自己的孩子买票看这样的戏,不可能指望它卖票,这样的作品的创作往往就是满足获奖的需求,但不搞这样的作品就通常获不了大奖。 来源:中国新闻网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