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页 国学新闻 文化新闻 查看内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国产电视剧亏本只因认钱不认剧 减产提质是出路

国学新闻| 文化新闻

2012-9-14 23:33| 发布者: 酒满茶半| 查看: 1687| 评论: 0|来自: 新民晚报

摘要: 前天,广电总局电视剧管理司副司长王卫平在2012年秋季首都电视节目推介会上坦言,电视剧产量过剩让人担忧。他透露,10月份广电总局将成立中国电视制作业协会,并对电视剧制作单位提出“减少产量、推出精品”的发展要 ...

前天,广电总局电视剧管理司副司长王卫平在2012年秋季首都电视节目推介会上坦言,电视剧产量过剩让人担忧。他透露,10月份广电总局将成立中国电视制作业协会,并对电视剧制作单位提出“减少产量、推出精品”的发展要求。王卫平提醒从业者保持理性的头脑。他说:“1.5万集相当于去年一年的电视剧生产量,而在这么一个季节性的交易会上就推出这么多新剧实在让人担忧。”

数量过多精品少

我国是世界上电视剧第一大生产国,数量之大雄踞全球第一,不少海外归来的人士见了荧屏上有这么多电视剧都为之惊讶,说全世界这么多频道争播电视剧唯有中国。如今,北京一个季节性的交易会就出现了1.5万集电视剧,数量之大令人震惊。据悉,许多房地产老板、煤老板等也在纷纷投资拍摄,这种高产量造成了触目惊心的亏损和浪费。因此,对于广电总局关于减少产量、推出精品的发展要求,业内出现了一片拥护声。

导演尤小刚昨天对记者表示,实际上,全国电视剧每年生产数量1万集足矣,否则数量过多就会死掉烂掉。但现在有那么多影视公司要等着上市要做出业绩,还有那么多热钱在非理性地涌入,数量很难下降。但由于“限广令”,电视台大多压缩了对电视剧的收购投入。网络版权的价格与去年相比又出现了急剧下降,而演员片酬却在疯涨,形势如此严峻,电视剧数量过多肯定会出问题。他说:“现在的情感剧都是桥段的堆砌,我管这叫枪手编剧、桥段文章,编剧闭门造车怎么创新?大作家都去接活儿成了包工头,没时间打磨剧本,精品从哪来?”

原因认钱不认剧

清华大学教授尹鸿说:“电视剧供大于求,电视剧资源却求大于供。产量过高,每年都有一半以上的电视剧不能播出。求大于供是指好的演员、编剧、导演太少。编剧过去3年写一部剧,现在1年写3部剧,不雇枪手来写是不可能完成的。”他指出,目前电视台电视剧播出数量在增加,但是电视剧为电视台创造的效益却在降低。这样的持续就难以为继。导演李少红指出,电视剧出现低质高产的问题,原因是供大于求,行业制作门槛过低,认钱不认剧。

对于电视剧由于数量过多造成的浪费和风险,有业内人士认为,去年我国电视剧产量出现井喷,产业繁荣,有说已达二三万集,但满眼浮华的表象下隐忧颇多,已出现盲目烧钱、片酬猛涨、行业亏损等不良现象,有70%的剧作将面临亏损,约20%不赚不赔,只有约10%能够赚钱。

减少产量是出路

对此,新文化总裁杨震华认为,二三万集的数字似乎有些夸大,因为有些电视剧虽然在一年内被公示,但真正投入拍摄却要跨年,有的甚至一下还拍不了,公示的电视剧数字一般都大于实际拍摄数量,每年真正拿到发行许可证的大约也就是1.5万集左右,而实际能在黄金档播出的仅7000多集。对于有人估计电视剧现在是七亏二平一盈的说法,他认为这也被夸大了,他认为赢利的电视剧约在一半左右,30%保平,20%亏损。鉴于数量过多所造成的亏损和浪费,实际上,生产数量今年已开始悄悄下降,只是市场反应有点滞后。

有人建议应该对生产数量加强宏观调控,既然广电总局有电视剧审批制度,就应从严控制,以避免出现恶性竞争、残酷血拼和不必要的损失。但也有人担忧,如果仅仅从审批上去限制数量,谁来确定这是好剧还是烂剧呢?这在操作上有困难。而且,如果权力过于集中,这不仅违反市场规律,还容易滋生腐败,建议还是应由市场根据自身规律来调节更为合适。但不管最终对策如何,影视界目前确实已在担忧了,减少产量,推出精品,这已不仅仅是广电总局的发展要求,也是业内人士的共同呼声,更是行业走向良性循环的必然之路。

(俞亮鑫)


来源:新民晚报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