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上海老弄堂慎余里幾成廢墟 曾列入優秀歷史建築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2-9-17 18:49| 發布者: 沙舟| 查看: 1515| 評論: 0|來自: 文匯報

摘要:  慎余里是一條東臨黃浦江、南抵蘇州河、建成於上世紀30年代初的弄堂,包括慎余里在內的唐家弄區域,是閘北爲數不多的石庫門式歷史建築,既體現了閘北的歷史進程,也保存了上海建築的多樣性。如今,歷經80年滄桑的慎 ...
 慎余里是一條東臨黃浦江、南抵蘇州河、建成於上世紀30年代初的弄堂,包括慎余里在內的唐家弄區域,是閘北爲數不多的石庫門式歷史建築,既體現了閘北的歷史進程,也保存了上海建築的多樣性。如今,歷經80年滄桑的慎余里身陷『被拆除』的困境。在拆遷現場看到,過街樓以及天潼路臨街的建築拆除過半,被拆房屋的磚瓦、木料幾乎都被毀。閘北區舊改辦明確表示,慎余里及周邊里弄都將全部拆除。曾經在『上海市第四批優秀歷史建築名單公示』上榜上有名的慎余里,卻已不見昔日的風貌,幾乎成爲廢墟。 
  自1949年初起,筆者的父母來到上海成家謀生即入住在慎余里第三條弄堂的18號後廂房。在慎余里居住了50多年之久。全家七口人,都堪稱慎余里老資格的『原住民』了。
  作爲慎余里的『原住民』,我很難抑制對這條堪稱石庫門精品之作的慎余里即將『灰飛煙滅』的惋惜之情。和有關專家以及網上議論的眾多網民一樣,筆者認爲,拆除慎余里這樣有代表性的石庫門,實在是得不償失的一種短視行爲。拆掉一條舊里弄是很容易的,然而,隨之而來的城市原貌的不再、城市歷史記憶的消失,是今後即便再花多少代價也難以恢復的。
  我們這條弄堂 『一二八』、『八一三』這兩次戰爭都未被波及,至今仍堪稱是上海保存最爲完整的石庫門建築群之一,和同在一條天潼路上的四平里、延吉里、泰安里以及承吉里等『左鄰右舍』相比,當之無愧是石庫門弄堂的『精品』,是昔日『海派風情』的見證。
  城市是有生命的,包括石庫門弄堂在內的上海老建築就是上海這座城市的『記憶』。而諸如老北站、十六鋪、董家渡、大自鳴鐘等等老建築,如今都在舊城的改造中漸次消失;這讓我們眾多的『老上海』不免爲之悵惘和生出些許傷感。
  怎樣在城市的改造和更新中,保住和維護城市建築風貌的多元化和歷史感?怎樣留住城市的根,保住城市的魂,這是一個難題,也是一個城市建設中必須跨過去的『坎』。
  讀者 繆迅
來源:文匯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