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文化论坛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国内地标建筑多是洋人造 本土设计师哪去了(4)

国学新闻| 文化论坛

2012-9-27 22:56| 發佈者: 沙坡| 查看: 1543| 評論: 0|來自: 北京日报

摘要: 差距在缩小,本土设计师需要机会 虽然存在一些差距,但不能否认,近年来,中国本土设计师成长迅速,有些人已在国际舞台崭露头角。 今年5月,49岁的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王澍获得了普利兹克奖,成为获 ...

差距在缩小,本土设计师需要机会

虽然存在一些差距,但不能否认,近年来,中国本土设计师成长迅速,有些人已在国际舞台崭露头角。

今年5月,49岁的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王澍获得了普利兹克奖,成为获得该奖的第一位中国人。此前,他在国内已很有名气,他设计的宁波博物馆和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占据同济大学建筑学院四年级学生“心目中最好的五个中国建筑”中的两个席位。他被业界认为是非常有独立文化判断力和责任感的民族设计师。

据宁波博物馆副馆长,曾负责该馆筹建工作的钱路介绍,2005年宁波博物馆招标时,曾设计首都博物馆的法国AREP公司和曾参与国家博物馆设计的德国GIP公司都来参加竞标,最终,王澍凭借其“新乡土主义”的想法,被专家评审团评选为第一名。

“招标开始前,我们为参赛的各国设计师安排了宁波历史文化的考察。但有的外国设计师把博物馆设计成厂房的样子,我们觉得这样不能体现本地文化。”不过,在当时的市民投票排行中,排第一名的不是王澍的作品。

在他的方案里,最具宁波地域特色的瓦爿墙被用作博物馆外墙。而且,墙上用的老砖瓦都是宁波旧城改造中拆下来的废弃物,这些砖瓦从汉代到清代中晚期都有,用在博物馆的墙面上,更能体现出这是个收藏历史记忆的地方。钱路觉得,建筑内部也充满美感。王澍拿竹子做模板,用水泥浇筑墙面,等到把竹子拿掉,竹竿自然的弧度就留在了墙面上。“自然的肌理非常美。”钱路说,“每天工作在这里,还能感受到很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舒服”。

据钱路介绍,王澍的瓦爿墙想法早就存在于他的头脑中和图纸上,直到宁波博物馆采纳他的方案,才有了实施的机会。可见,只要有好的想法,有了机会,本土设计师也能拿出好作品。

更多的机会意味着更多更快的成长。

就拿武汉琴台大剧院的设计者、广州珠江外资建筑设计院院长黄捷来说,他设计的琴台大剧院,是新世纪第一个由本土设计师设计、建造的现代化剧院。2003年,他凭借对本土文化的深入理解,在国际招标中拿下了这个项目,那时他还是第一次设计剧院。到了广州歌剧院招标时,黄捷虽然未能中标,但他凭借在琴台大剧院积累的丰富经验赢得了与扎哈合作的机会。“我把为设计建造琴台剧院画的图纸摊了满满一桌子,十几盒子,她们当时就决定合作了。扎哈设计的剧院也是第一次落地,很多方面都没经验,当然愿意找有经验的人合作。”广州歌剧院之后,黄捷中标长春净月潭保利剧院的建筑设计,如今又杀入了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建筑方案竞赛的最后一轮。


来源:北京日报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