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哈尔滨10月10日电(记者 李柏杨)由哈尔滨市社科院、哈尔滨市文管站、哈尔滨农垦局阎家岗农场联合对金兀术运粮河流域历史资源进行调查的专家组,10日回到哈尔滨,结束为期三个月的考察工作。专家组表示,没有发现该河有人工开凿的痕迹。但调查中发现的大量历史遗迹证明,三万年前至今这里一直有各个历史时期的人类在此活动。
金兀术运粮河全长96.5公里,是哈市市区与双城市的界河,是一条季节性河流。运粮河被称为哈尔滨地区“最早的人工运河”,在民间又被称为“金兀术运粮河”,相传由金代开国功臣金兀术主持修建。但它是否是人工运河,是否由金兀术修建,众说纷纭。 哈市文物管理站研究部主任毕丛良告诉记者:“根据史料记载,库扎河(运粮河)辽天庆四年(1114年),1114年是金建国前一年,此时正是金灭辽的关键时期。开凿90多公里的运河,需要数十万人。金朝当时不会拨出如此众多的人去开凿运河。而且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运粮河河道弯曲众多,非直的运河。此外,河岸均是原生土层,未出现人工夯实的叠积土层。运粮河在金代时可能比现在稍宽,但资料显示,运粮河上游在清代是季节河流,支流汇入较少,不具备通行运粮船的条件。”另外,运粮河发挥重要作用的时期,金兀术当时只有十六七岁,不太可能负责此方面的军政事务,运粮河开凿工作乃至金兀术运粮河之名在金史中也未发现有过相关记载。” 经过三个月的综合调查,专家们逐渐揭开运粮河的多个历史谜团。哈市社会科学院院长鲍海春说:“从目前对运粮河流域的初步调查发现,这条河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初步踏查就发现了数十处遗址,这些发现对哈市境内小流域文明的研究,更好地挖掘本区域历史文化资源,提供了更具利用价值的实证资料。”(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