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文化新闻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收藏家颜明谈海外中国文物淘宝:有宝淘 没漏捡(2)

国学新闻| 文化新闻

2012-10-15 17:04| 發佈者: 开元之治| 查看: 1260| 評論: 0|來自: 新华日报

摘要: 记:海外淘宝如此有吸引力,其中有什么风险需要提示吗? 颜:上个月我到美国观察纽约苏富比秋拍,尤其是中国古代书画板块,高价都是电话委托创下的,后来我打听了一下,买家基本来自中国大陆,其中一件无款的蓝瑛 ...

记:海外淘宝如此有吸引力,其中有什么风险需要提示吗?

颜:上个月我到美国观察纽约苏富比秋拍,尤其是中国古代书画板块,高价都是电话委托创下的,后来我打听了一下,买家基本来自中国大陆,其中一件无款的蓝瑛手卷,落槌价高达150万美元。中国藏家逐鹿海外拍场的局面已经形成。同时,信息的透明使国内外拍卖价格基本对接,有什么重要拍品,国内藏家都会知道,想在海外捡漏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中国藏家在海外经常有些不理性的行为,在法国一家小拍卖行,一本佚名无款的《织贡图》册页拍出了6000多万元人民币的天价,这件作品未入《石渠宝笈》,只有“圆明园宝”,品样也不好,即使放到国内也拍不出这样的高价,很明显,这是把捡漏变成了血拼。

另外,中国买家拍而不付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最典型的是两年前英国一家小拍卖行将一只清乾隆粉彩镂空转心瓶拍出了约合5.5亿元人民币的天价,卖家兴奋得当场晕了过去,但直到今天也未收到拍卖款。买家就是中国商人王耀辉(即4.3亿元《砥柱铭》的买家),天价是他和一位浙江买家血拼的结果。现在欧美的拍卖公司要求预付20万美元或100万元人民币的保证金,主要针对中国买家。西方国家的诚信体系健全,一旦因为诚信原因被起诉,往往会面临禁止出境和冻结财产的情况,而国内法律则没有这样的威慑力,很多收藏家会碰到东西卖出去款项却收不回的尴尬。

此外,现在造假作伪也蔓延到了海外。古玩圈里有个行话叫“埋地雷”,即事先布置好圈套,让买家上当受骗。现在海外的赝品也很多,有人把新仿、高仿的东西送到海外,摇身一变成为私人收藏,再拿到拍卖会上骗人,有些人就踩上了“洋地雷”,让赝品出口转内销。因此参与海外竞价,不能光看图录或道听途说,坐在国内指挥若定,重要拍品还是应该到现场亲自鉴定。

记:现在西洋钟表、家具、烟斗甚至洋酒等都上了拍卖场,海外淘宝这些拍品值得关注吗?

颜:主要看买家的需求。对于收藏来说,明清官窑瓷器、古代书画、近现代的齐白石、张大千、傅抱石和徐悲鸿等大家的书画作品,清宫旧藏的玉器、文玩等,是收藏界永恒的主旋律,至于西洋的钟表、家具、烟斗等,一方面中国很难形成有规模的市场,变现不易;二来西方人不会把最好的东西放出来,难有顶级拍品。如果是像买车、买表一样用作消费,买进无妨,如果抱有投资的目的,则要慎重。对国内的当代陶瓷和新水墨,我持同样的观点。

日本上世纪80年代泡沫经济破灭导致艺术品市场崩盘,有人担心中国也会重蹈覆辙。至少在我主攻的中国古代书画领域,我并不担心。当年日本追捧的不是本国艺术,而是西方油画,是梵高、莫奈、毕加索,市场操纵在西方人手中,除了《向日葵》和《加歇医生像》等极少数顶级力作外,其他基本是价高质次的作品,日本人在最高点上大量吃进,接下来只有下跌,直到现在,这些西方油画的市价只相当于当初买入价的30%。而中国古代书画因其稀缺性则很难被炒作,吴彬《十八应真图》拍了1.7亿元,但市面上并没出现一批吴彬的作品,如果换成近现代作品,例如李可染的作品见涨,他的作品立刻大量涌入市场。古代字画收藏门槛高、炒作难,对行家来说是难得的避风港,相比之下现当代作品和当代艺术则更容易炒作,事实上它们正在被资本轮番暴炒。

另外,谈海外淘宝,立足点还是国内藏家,我觉得相对于拍卖行,藏家属于弱势群体。如果有人伪造了一张假画私下卖给你,骗了你几万块,就构成诈骗,可以判刑,但拍卖行拍出一幅赝品,哪怕卖得再贵,也是合法的,因为《拍卖法》规定拍卖可以“不保真”,买家打官司几乎没有胜诉的先例。当初吴冠中作证油画《池塘》是假冒其名的赝品,但是买家仍然输了官司。这种对比听起来很荒唐,但也有力说明,现行的《拍卖法》应该修改了。

(王宏伟)


来源:新华日报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