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楚王失弓”故事开拓的境界: “楚王失弓”故事体现了境界构成的时空属性,今流传有三个版本,可谓相得益彰,现一一予以分解之。 1、《孔子家语8226;好生》曰:“楚王出游,亡弓,左右请求之。王曰:“止,楚王失弓,楚人得之,又何求之!”孔子闻之,惜乎其不大也,不曰人遗弓,人得之而已,何必楚也”,儒家所展现的境界是: 楚王打猎时丢失了一张弓,手下们想去寻找,他阻止道:“失弓的是楚国人,得弓的也是楚国人,何必去寻找弓呢?”这事从楚王角度体现了人、财、物与国土的一体观,在国人的眼里,显示楚王的宽广胸襟。而孔子则不以为然,认为楚王的心胸尚不够宽广,他说:“失弓的是人,得弓的也是人,何必计较是不是楚国人得弓呢?”在孔子的心目中,每个人与天下的任何人一样,都是平等者。 2、《吕氏春秋8226;孟春纪8226;贵公》曰:“荆人有遗弓者,而不肯索,曰:‘荆人遗之,荆人得之,又何索焉?’孔子闻之曰:‘去其[荆]而可矣。’老聃闻之曰:‘去其[人]而可矣。’故老聃则至公矣。”,道家所展现的境界是: 楚王去打猎,把一张心爱的弓弄丢了。其左右之人十分着急,要去寻找。楚王却坦然道:“楚人失之,楚人得之,何必再去找呢?”。孔子听说这件事后,很不以为然地说:“何必要一‘楚’字,‘人失之,人得之,又何索焉,’岂不更好?”。而老子听到这件事后,更进一步说道:“何必再要一‘人’字,‘失之,得之,又何索焉’,故老子为至公矣。”。 孔子体现天下人人平等思想,老子体现天下人与万物平等思想。 上文后面由此总结:“故老聃则至公矣。天地大矣,生而弗子,成而弗有,万物皆被其泽、得其利,而莫知其所由始,此三皇、五帝之德也”,是专门赞叹老子博大胸怀与三皇五帝齐德也。 3、明末高僧莲池大师《竹窗随笔》云:“楚王失弓,左右欲求之。王曰:‘楚人失弓,楚人得之,何必求也。’仲尼曰:‘惜乎其不广也。胡不曰:人遗弓,人得之,何必楚也。’大矣哉!楚王固沧海之胸襟,而仲尼实乾坤之度量也。虽然,仲尼姑就楚王言之,而未尽其所欲言也。何也?尚不能忘情于弓也。进之则王失弓,王犹故也,无失也;假令王复得弓,王犹故也,无得也。虽然,犹未也,尚不能忘情于我也。又进之,求其所谓我者不可得,安求其所谓弓也、人也、楚也。”,佛家所展现的境界是: 莲池大师对楚王的“沧海之胸襟”和孔子的“乾坤之度量”都很嘉许,但他意犹未尽。虽然孔子的境界高于楚王,却还“不能忘情于弓”。楚王失弓或得弓,他本身犹如故往,无所谓失得。这还不够,因为还“不能忘情于我”,连求所谓“我”都不可得,又如何求“弓、人、楚”呢? 这番理论是佛家四大皆空境界的写照,但因孔子去“楚”言“人”,便得“乾坤之度量”桂冠,则是一种小“乾坤”观。 莲池大师在此处未提及老子的言辞及境界,看来其佛的境界最多是与道并驾齐驱而已。 二、境界何为? 境界是指人的思想觉悟和精神修养相对于认识世界所处的水准与广度。 它是天地万物本性在人的精神世界的升华。 境无苦乐,以意为先,自心所起;界有阔狭,达者为先,投者意和。 人之本来,真净明虚,灵彻通眇,无异同,无分别,悟之则菩提岸,迷之则生死海。 小儿未识父母谓之“朴”,能识父母谓之“痴”。痴者,心病也,由是而生分别是谓“识”;领纳在心是谓“受”。思念在情是谓“想”,贪著是谓“行”,汗嘘体动是谓“色”。见识一长是病,知此病者几人?如若降伏识神,莫如变识为智,何哉?识常逐境而忘返,智能了境而不著。逐境不了,何智非知?了境不著,何识非智?眇要而言,止此一心,放去是识,收伏是智,但有分别,即堕情识,稍有攀缘,执迷境界。 三界无别法,惟是一心动念而生一切境也;念不自生,境无自了;穷究念巢,欲神不死也。人恋境,境弄人,人失其正而发狂;情逐物,物引情;神离乎舍而成痴。念因境起,借心观境,见物生心;如此,虽居莽林孤岛都是尘劳。 同一岳阳楼,先天下之忧者忧!穷千里目者,更上层楼!神仙无别法,只生欢喜不生愁。非道德深厚者,难达此境界。 故,俗理去失存得,儒理去非存是,禅理是非不着,道理是非两清。 (作者:古越中兴 原题:《境界之度》 本文由国学复兴文化论坛供稿 刊载本文只为传播信息,不代表本站认同其观点) 来源:中国网文化中国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