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國學網 首頁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首家石庫門家庭博物館揭牌 保留原汁原味住家味道

國學新聞| 文化新聞

2012-10-19 00:35| 發布者: 沙坡| 查看: 1257| 評論: 0|來自: 新民晚報

摘要: 永康路38弄35號,這幢本市首家也是唯一以石庫門為主題的家庭博物館今天上午揭牌,裡面的亭子間、老虎天窗、留聲機、華生電風扇等都講述了上海獨特的石庫門生活故事。博物館今後每周六將向公眾免費開放。圖為在這棟石 ...

永康路38弄35號,這幢本市首家也是唯一以石庫門為主題的家庭博物館今天上午揭牌,裡面的亭子間、老虎天窗、留聲機、華生電風扇等都講述了上海獨特的石庫門生活故事。博物館今後每周六將向公眾免費開放。圖為在這棟石庫門裡生活了半個世紀的達世平先生介紹過去他父母跳舞的趣事

記者 袁瑋 見習記者 陳夢澤 

一踏進永康路38弄的弄堂,家家戶戶廚房裡的味道就撲鼻而來,拌合成五味雜陳的市井氣,瞬間帶我『穿越』回到童年。踏進35號,這幢本市首家也是唯一以石庫門為主題的家庭博物館,裡面的一景一物都融化為溫暖的記憶,亭子間、客堂間、天井、老虎天窗,還有留聲機、華生電風扇、銅湯婆子……娓娓道出一個上海中產階層家庭起承轉合、一波三折的石庫門生活與獨特文化。今天上午,徐匯區文化局為這個石庫門家庭博物館舉行揭牌儀式,今後每周六將向公眾免費開放。

走進石庫門尋常家庭

狹小的天井裡種着棵無花果樹,高大的樹枝將暖暖的秋陽擋在了高高的院牆外。天井一側的廂房間其實原先屬隔壁34號,曾經是影星王丹鳳步入影壇前的舊居,因此,除了擺放有體現『72家房客』一間一戶生活情景的八仙桌、長條凳、馬桶、木盆、煤球爐、籠屜、水缸等物品,廂房裡還掛了王丹鳳早年的劇照。廂房裡的公共汽車票、上山下鄉時用的箱子、軍棉大衣、紅袖章、馬燈……它們則屬於上世紀50年代出生的館主達世平的一段歷史,見證着他流逝的青春。『這裡陳列的,基本都是家裡的老物什,也不放在玻璃櫃裡,隨意地擺放,就像走進一個尋常石庫門家庭。』達世平這樣說。

穿過天井,推開油漆斑駁的紅色木門,客堂是中西合璧的海派風格,老式留聲機里傳出【藍色多瑙河】的悠揚曲聲,黑膠唱片緩緩旋轉着。在沙發上入坐,迎面是一幅讓人『驚艷』的『藝術品』:館主剝去一塊狹長的牆皮,再用玻璃鏡框罩上『裸露』的牆體。如此,透過玻璃看到的是石庫門房子的磚木結構,泥土粘壘起來的青磚、木質棟梁清晰可見。底部被白螞蟻齧啃過的木樑就這樣殘缺呈現着,訴說着老宅滄桑的過往。『這展現的是真正的石庫門建築風格。』

亭子間最具海派風情

石庫門的樓梯總是昏暗、陡峭而逼仄的。亭子間,無疑是最具海派石庫門風情的,還衍生出一個獨特的『亭子間文化』。這裡被布置成達家的書房,存放着四代主人家成員留存的文房四寶和書畫作品。由於館主研究對外漢語,竹製書架上陳列了一個微型的漢字博物館,從甲骨文、金文到石刻、竹簡,以及真、草、隸、篆四種書體。

被達世平稱為『鎮館之寶』的老物什是放在石庫門最好的房間二樓里的一冊連環畫手稿。達世平出身於書香門第,早年他的父親開了一家出版社,出過一本宣傳新中國婚姻法的連環畫,這冊書稿就是連環畫的原稿,留下了程十髮、賀友直等的真跡。二樓保留着達世平的祖輩、父輩生命的留痕,泛黃的照片、畢業證書、結婚證、留有批註的讀物、父母畫的仕女圖、衣櫥里的旗袍等等。

展現四代人生活痕跡

達世平在這棟建於1925年的石庫門裡生活了整整半個世紀,這裡居住和孕育了達氏四代人。1997年,在一所大學裡從事對外漢語教學的他在向外國學生傳播中國文化和介紹海派文化時,產生了創建石庫門博物館之夢。2009年,上海世博會前,達世平決定在自己的石庫門寓所內建立一個『石庫門家庭博物館』,通過居住於此的普普通通四代人的生活,以真人、真事、真物、真景的形式,展現屋檐下石庫門裡的海派文化和上海市民的市井百態。去年5月18日正式對外開放至今,這座家庭博物館已接待了500多人次來訪。『主要是外國遊客和交流學生。』達世平說,『他們可以在這裡品香茗、學寫毛筆字。如今在徐匯區文化局的幫助下,博物館終於能常態開放了。』這是最令達世平欣喜的。  本報記者 袁瑋(相關視頻見新民網)


來源:新民晚報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