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22 19:06
中医诊疗方案
2018年版
〔一〕诊断标准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8年版〕】[1],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病原学检查作出诊断。
1.流行病学史
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婴幼儿多见。流行季节,当地托幼机构及周围人群有手足口病流行,发病前与手足口病患儿有直接或间接接触史。
2.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及分期、分型
根据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对手足口病进行分期、分型。
第1期〔出疹期〕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此期属于手足口病普通型,绝大多数在此期痊愈。
第2期〔神经系统受累期〕少数病例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多发生在病程1~5天内,表现为精神差、嗜睡、吸吮无力、易惊、头痛、呕吐、烦躁、肢体抖动、肌无力、颈项强直等。此期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重型,大多数可痊愈。
第3期〔心肺功能衰竭前期〕表现为心率和呼吸增快、出冷汗、四肢末梢发凉、皮肤发花、血压升高。此期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危重型。
第4期〔心肺功能衰竭期〕3期基础上迅速出现心动过速〔个别患儿心动过缓〕、呼吸急促、口唇紫绀、咳粉红色泡沫痰或血性液体、血压降低或休克。此期属于手足口病重症危重型。
第5期〔恢复期〕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对血管活性药物的依赖逐渐减少,神经系统受累症状和心肺功能逐渐恢复,少数可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
3.临床诊断病例
有流行病学史,符合上述第2期〔神经系统受累期〕临床表现诊断为手足口病〔重型〕。
4.确诊病例
在临床诊断病例基础上,具有下列之一者即可确诊。
〔1〕肠道病毒〔CV-A16、EV-A71等〕特异性核酸检查阳性。
〔2〕分离出肠道病毒,并鉴定为CV-A16、EV-A71或其他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
〔3〕急性期血清相关病毒IgM抗体阳性。
〔4〕恢复期血清相关肠道病毒的中和抗体比急性期有4倍及以上升高。
〔二〕中医证候诊断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药治疗手足口病临床技术指南(2012年版)】[2],重型手足口病属于湿热动风证。
临床表现:高热,易惊,肌肉瞤动,瘛瘢,或见肢体痿软,无力,呕吐,嗜睡,甚则昏矇,舌暗红或红绛苔黄膩或黄燥,脉弦细数指纹紫滞。
〔一〕一般治疗
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休息,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注意药物及物理降温。
〔二〕辨证论治
证型:湿热动风证。
治法:解毒清热、熄风定惊。
基本方药:羚角钩藤汤加减。
方药组成:羚羊角粉(冲服)、钩藤、天麻、生石膏、黄连、生栀子、大黄、菊花、薏苡仁、全蝎、白僵蚕、生牡蛎。或采用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用法用量: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等酌定药物用量。每日l剂,水煎100~150 ml,分3~4次口服。
中药灌肠:方药:清热解毒中药,藿香9g、败酱草12g、黄芩6g、青蒿10g、栀子5g、薏苡仁20g;方法:浓煎取汁50ml或采用配方颗粒剂溶于50ml热水,放置至37~38℃后灌肠,以50ml注射器抽吸药液,前端连接一次性肛管〔长度8cm或12cm,直径2.3mm〕,嘱患儿侧卧位,抬高臀部10cm,将一次性肛管插入肛门6~10cm,缓慢注入药液;推完药液,拔除一次性肛管,捏合臀部,让药液尽可能保留较长时间〔20min以上〕,灌肠每日1次。
〔三〕外治法
局部治疗:针对口腔局部病变,可用清热解毒、利咽生肌的中药或中成药局部应用。
针灸按摩:手足口病合并弛缓型瘫痪者,进入恢复期应尽早开展针灸、按摩等康复治疗。
〔四〕护理调摄要点
1.饮食调理:宜予清淡流质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多饮水,保证液体和营养充足。对于进食差或不能进食的患儿,可以采用鼻饲。
2.皮肤护理:注意保护皮肤清洁和疱疹处理,防止溃破感染。
3.全身观察:注意精神、神志、呼吸、心率、心律、体温、血压等变化,观察舌苔、大小便、末梢循环状况、神经系统症状等情况。
〔一〕 评价标准
1.中医临床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依据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证候判定方法及标准:积分评定法采用尼莫地平积分法,即〔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痊愈:疗程结束时,中医证候积分值减少≥95%;
显效:疗程结束时,中医证候积分值减少≥70%;
有效:疗程结束时,中医证候积分值减少≥30%;
无效:疗程结束时,中医证候积分值减少<30%。
2.疾病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一般状态明显好转,神经系统症状消失,体温48h内恢复正常,皮疹开始消退,5天内未再出现新的皮疹,进食好转,正常玩耍。
有效:一般状态好转,神经系统症状好转,体温72h内恢复正常,皮疹开始消退,5天内未再出现新的皮疹,能正常进食,正常玩耍。
无效:治疗7天仍有发热或有新的皮疹出现,不能进食,神经系统症状无改善,呼吸循环衰竭,出现多种并发症。
〔二〕评价方法
1.评价依据:手足口病重型病例临床症状体征量化分级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国医药出版社出版,2002年〕中拟定手足口病中医临床症状体征量化分级标准〔见附表〕。
2.评价时点:手足口病重型病例临床应每1~2h观察一次,重点观察体温、脉搏、心率、心律、呼吸、血压、精神状态、末梢循环状况、神经系统症状等,同时注意皮疹、口腔溃疡、饮食等一般情况。随时了解病情变化,尤其注意有无神经源性肺水肿及脑疝等病情突变的表现。
3.信息收集:通过对生命体征、精神状态、临床症状等中医四诊、查体收集相关的临床信息;由医护人员进行评价。
附表:手足口病中医临床症状体征量化分级标准
参考文献
[1]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8年版)[J].传染病信息,2018,31(3):193-198.
[2]中医药治疗手足口病临床技术指南(2012年版)[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9):750.
牵头分会:
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分会
牵 头 人:
李秀惠〔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主要完成人:
李秀惠〔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李 丽〔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靳 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汪晓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张国梁〔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中医临床路径
2018年版
路径说明:
本路径主要适用于明确诊断为手足口病(重型)的住院患者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手足口病〔重型〕〔ICD-10编码:B08.40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参照【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8年版〕】。
2.疾病分期
参照【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8年版〕】的分期标准,2期适用于本路径。
3.证候诊断
参照【中医药治疗手足口病临床技术指南(2012年版)】,重型手足口病属于湿热动风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手足口病〔重型〕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手足口病。
2.监护人同意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手足口病〔ICD-10 编码:B08.401〕。
2.疾病分型属于重型,中医辨证属于湿热动风证。
3普通型、危重型病例不进入路径。
4.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收集患儿发热、皮疹、疱疹、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如嗜睡、烦躁、惊厥、肢体抖动、头痛〕、舌象、脉象等特点,并记录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的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血糖、心肌酶谱、血清电解质;
〔3〕肠道病毒(CoxAl6、EV71等)特异性核酸检测;
〔4〕分离出肠道病毒,并鉴定为CoxAl6、EV71或其他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
〔5〕血清CoxAl6、EV71病毒中和抗体;
〔6〕心电图、胸片;
〔7〕头颅CT或MRI。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气分析、心脏彩超、脑脊液、脑电图,其他病毒标志物如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CMV)、EB病毒、呼吸道病毒特异性抗体等。
〔八〕治疗方法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手足口病〔重型〕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
湿热动风证:解毒清热、熄风定惊。
1.一般治疗
2.选择具有解毒清热、熄风定惊作用的中药汤剂口服或结肠滴注,或具有同类作用的中成药口服或静脉滴注。
3.局部治疗
4.护理调摄
〔九〕出院标准
1.体温恢复正常,一般状况良好,神经系统症状消失,疱疹、皮疹基本消退。
2.血常规、血气分析、血糖等指标恢复正常。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合并其他系统疾病、需要进一步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2.治疗期间患儿病情转化为危重型,退出本路径;
3.因患者或监护人的意愿而影响本路径执行时,退出本路径。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手足口病〔重型〕〔ICD-10 编码:B08.401〕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发病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10天 实际住院日:天
牵头分会:
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分会
牵 头 人:
李秀惠〔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主要完成人:
李秀惠〔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李 丽〔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靳 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汪晓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张国梁〔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